沈玉泉芳远堂

休文有裔孙,门樾千岁阴。

盘根踞厚地,芳泽远且深。

雨露所沾溉,日月有照临。

弥久将益楙,连云起森森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侵]韵

鉴赏

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《沈玉泉芳远堂》,通过对沈玉泉畔的植物描绘,展现了其深远的意境和历史底蕴。"休文有裔孙"暗指沈玉泉或许与古代文人休文有关,象征着文化传承。"门樾千岁阴"则强调了古老树木的荫蔽,历史悠久。"盘根踞厚地,芳泽远且深"进一步描绘了树根深深扎根大地,其芬芳泽润悠长,体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持久。

"雨露所沾溉,日月有照临"表达了自然界的滋养和时光的洗礼,使得沈玉泉更加生机勃勃。"弥久将益楙"预示着随着岁月的推移,这株植物会更加繁茂。最后两句"连云起森森"以壮观的景象收尾,形象地描绘出一片郁郁葱葱、生机盎然的景象,给人以深远的遐想。

整体上,这首诗通过赞美沈玉泉的古老与生机,寓言了历史的沉淀和生命的延续,富有哲理意味。

收录诗词(379)

黄玠(元末明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黄震曾孙。幼励志操,不随世俗,躬行力践,以圣贤自期。隐居教授,孝养双亲。晚年乐吴兴山水,卜居弁山。卒年八十。有《弁山集》、《知非稿》等

  • 字:伯成
  • 号:弁山小隐
  • 籍贯:元庆元定海

相关古诗词

雪隐山人诗为沈伯玉作

朝云适如车,夕云忽如马。

变化方未穷,讵是无心者。

卷舒自有宜,膏泽自有时。

幽栖在林壑,或者梦见之。

形式: 古风

忆瑶山故人

瑶山一为别,悠悠三十年。

至今清夜梦,犹在瑶山边。

美人不可见,世故来萦缠。

能无咫尺书,慰此心悁悁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先]韵

访南山沈彦之采金罂子

尘襟心不怡,驾言采药去。

木颗摘金罂,刺手不盈筥。

石齿滑行屐,齧足畏侧步。

山雨秋正深,落叶沉已腐。

形式: 古风

辛巳岁将游江阴君山堕马伤腕既乃扶病而往作是诗似陈希文

上上黄君山,瞰兹大江陲。

一展万里观,悠然千古思。

正北仰岱岳,稍西望淮沂。

计彼俯视此,小于水中坻。

朝来扶桑暾,已挂弱木枝。

江尽即入海,山行复何之。

我马虽云跌,我车犹可脂。

人世若转丸,适心苟相怡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