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一拨眉毛露眼睛,只伤底许没瞳人。
灯笼开口呵呵笑,衲僧和梦蹈车轮。
这首诗以独特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。首句“一拨眉毛露眼睛”形象地写出人物的眼睛被部分遮挡,仿佛透过稀疏的眉毛窥见其眼神。接下来的“只伤底许没瞳人”进一步强调了眼睛的重要性,暗示瞳孔虽小,却可能隐藏深邃的情感或智慧。
后两句“灯笼开口呵呵笑,衲僧和梦蹈车轮”则运用了象征手法。灯笼通常代表智慧之光,这里借灯笼的笑声传达出一种豁达开朗的禅意。而“衲僧和梦蹈车轮”中的“衲僧”指僧人,“车轮”象征人生的轮回或佛法的流转,僧人随着梦境在世间轮回中行走,寓意修行者的超脱与随缘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寓言性强,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自然物象,表达了禅宗关于看透世事、超脱轮回的思想。诗人释印肃以简洁的语言,展现了深厚的禅修体验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。
不详
(一一一五~一一六九),俗姓余。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,年二十七落发,高宗绍兴十二年(一一四二),于袁州开元寺受戒。游湖湘,谒大沩牧庵忠公,有省。十三年,归寿隆。二十三年,主慈化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,始营梵宇。五年卒,年五十五。有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卷上《年谱》、《悟道因缘》、《塔铭》。印肃诗,辑自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编为三卷
家不破兮人不亡,设机不应转郎当。
龟毛拂子呵呵笑,六月炎天好大霜。
洞山活计未全包,太老钻龟罕辨爻。
有物先天非相貌,岂干动用色相交。
令导禅和翠微峰,铁壁铜墙路不同。
遥指双林是归处,至今犹尚鬼儱通。
带识髑髅拨死尸,个中许道实难为。
任渠碎我骨消散,终须不赚释迦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