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回书寄乡中诸友

千官待漏九门西,日日相随听晓鸡。

赐对亲承天上语,献诗曾用御前题。

词臣直夜分莲炬,宠诏褒经湿紫泥。

寄与儒林诸待聘,文星今与泰阶齐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齐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在朝堂上的生活与荣耀,以及其对家乡朋友的思念之情。首句“千官待漏九门西”,生动展现了朝廷早朝时的景象,众多官员在宫门西侧等待上朝,体现了官场的肃穆与秩序。接着,“日日相随听晓鸡”则以“晓鸡”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日常的规律性,暗示着诗人每日的例行公事。

“赐对亲承天上语,献诗曾用御前题”两句,通过描述诗人受到皇帝亲自接见并赐予言语,以及向皇帝进献诗歌的情景,展现了诗人与皇权的密切关系,以及其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。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华,也反映了明代文官制度下文人与皇室互动的特殊情境。

“词臣直夜分莲炬,宠诏褒经湿紫泥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作为宫廷词臣,在夜晚工作时的场景,以及因得到皇帝宠信而获得的荣誉。这里的“莲炬”象征着照明的火炬,而“宠诏褒经湿紫泥”则表明了皇帝的恩典和表彰,通过“湿紫泥”这一细节,形象地表现了诏书的珍贵与权威。

最后,“寄与儒林诸待聘,文星今与泰阶齐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朋友的思念,并以“文星”与“泰阶”相提并论,既是对自身文学地位的自信,也是对家乡朋友的鼓励与期许。这里,“文星”比喻为文学界的明星,而“泰阶”则是古代星象术语,象征着国家的太平盛世,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繁荣与个人文学成就的共同愿景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明代文官在宫廷中的生活状态、与皇权的关系、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忱,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,是一首兼具个人情感与时代特色的佳作。

收录诗词(446)

邓林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挽陈教谕

欲为诸生哭广文,无端宿草暗孤坟。

苏湖教法谁应继,江海诗名世共闻。

过客满门歌薤露,梦仙何处踏梨云。

哀辞未写交游恨,更采蘋花荐苾芬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文]韵

景葵堂

葵树何年倚槛栽,繁阴已护读书台。

羹墙有感亲如在,雨露无私花剩开。

奕叶敢忘先世泽,深根长许后人培。

何当剪作公袍绣,红日轮边拱上台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灰]韵

碧岩图

碧岩闻说类方壶,今向东风看画图。

峰顶暖岚青欲滴,涧门瑶草绿平铺。

七千里外怀亲舍,四十年前历宦途。

为问旧时猿鹤侣,寻盟还认老翁无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虞]韵

校文来自广右重九日过家

年来旅食逢重九,迢递乡心对菊花。

应谓此身长作客,谁知今日适还家。

亲朋酒畔欢情洽,童稚灯前笑语哗。

只愧尘埃双鬓老,临风牢自裹乌纱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