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义院杂题(其六)

茗碗垆薰意有馀,日长人散闭精庐。

俄然屋角凉风顺,吹起新蝉乱读书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鱼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。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夏日午后在崇义院中的一段闲适时光。

首句“茗碗垆薰意有馀”,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雅与静谧。茗碗,指的是茶具;垆薰,可能是指香炉中散发的香气。这一句通过茶香和香烟的缭绕,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。

接着,“日长人散闭精庐”一句,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。夏日白昼漫长,人们纷纷离去,整个院落显得格外安静。这里的“精庐”特指寺庙或道观,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、寻求心灵寄托的地方。

“俄然屋角凉风顺,吹起新蝉乱读书。”是全诗的高潮。突然间,屋角传来一阵凉爽的微风,这股清风不仅带来了凉意,也唤醒了树上的蝉鸣。蝉声与读书声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背景音乐。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,又寓意着知识与生命的相互滋养,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。

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宁静、和谐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体悟。文徵明以简洁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,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。

收录诗词(820)

文徵明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原名壁(或作璧)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

  • 字:徵明
  • 籍贯:因先世衡山
  • 生卒年: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

相关古诗词

崇义院杂题(其七)

绕寺松杉近百栽,孤花明透绿丛开。

晚凉却扇池边立,袅袅馀芬度水来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灰]韵

崇义院杂题(其八)

髹几新揩滑欲流,时时弄笔小窗幽。

自怜多好还成累,挥汗为人写扇头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尤]韵

崇义院杂题(其九)

修廊如洗断尘嚣,白粉墙围碧瓦寮。

拥鼻徐行成独咏,晚风吹乱石芭蕉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萧]韵

饮子畏小楼

今日解驰逐,投閒傍高庐。

君家在皋桥,諠阗井市区。

何以掩市声,充楼古今书。

左陈四五册,右倾三两壶。

我饮良有限,伴子聊相娱。

与子故深密,奔忙坐阔疏。

旬月一会面,意勤情有馀。

苍烟薄城首,振袖复踌躇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