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子畏小楼

今日解驰逐,投閒傍高庐。

君家在皋桥,諠阗井市区。

何以掩市声,充楼古今书。

左陈四五册,右倾三两壶。

我饮良有限,伴子聊相娱。

与子故深密,奔忙坐阔疏。

旬月一会面,意勤情有馀。

苍烟薄城首,振袖复踌躇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与友人子畏在小楼中饮酒畅谈的情景,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深厚友情。

诗中首先描述了文徵明解去尘世的束缚,来到宁静的高庐旁,与友人相聚。友人家位于皋桥附近,周围喧闹繁忙,但通过堆满古今书籍的楼阁,巧妙地隔绝了外界的喧嚣。左侧摆放着四至五本古籍,右侧则置放着两三壶酒,营造出一种文雅而轻松的氛围。

接着,诗人提到自己饮酒虽有限度,但乐于陪伴友人,享受这份相聚的乐趣。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而亲密,尽管生活忙碌,但每月至少能相聚一次,彼此心意相通,情感丰富。最后,诗人以苍烟弥漫的景象结束,象征着友情如同这烟雾般深远而持久,即使振袖离去,心中仍充满不舍与期待再次相聚的念头。

整首诗通过对环境、活动和情感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文人之间超越物质的纯粹友谊,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美好追求。

收录诗词(820)

文徵明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原名壁(或作璧)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

  • 字:徵明
  • 籍贯:因先世衡山
  • 生卒年: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

相关古诗词

余画金焦落照图吴水部德徵先生寄诗二首题谢长句

忆昨浮船下扬子,平翻渺渺波千里。

何来双岛挟飞楼,璀璨彤煌截涛起。

夕峰倒堕满江阴,霜树高浮半空紫。

舟人指点落日处,凌乱烟光射金绮。

平生快睹无此奇,却恨归帆北风驶。

至今伟迹在胸中,回首登临心不已。

偶然兴落尺纸间,便欲平吞大江水。

固知心手不相能,涂抹聊当卧游尔。

晴窗舒卷日数回,不敢示人聊自喜。

水部先生诗有名,忽寄瑶篇重称美。

漫云家法自湖州,自愧区区何足齿。

由来题品系名声,何况先生是诗史。

君不见当年画马曹将军,附名甫集犹不死。

又不见阎公自谓起文儒,池上俄蒙画师耻。

人生固有幸不幸,拙劣何堪古人拟。

江山千载等陈迹,一笑宁须论非是。

形式: 古风 押[纸]韵

乙卯除夕

糕果登盘酒荐椒,笑歌聊用永今宵。

老亲自喜还家健,幼女仍誇学语娇。

终岁悲欢言莫尽,一灯团聚福难消。

桃符日历年年好,不谓青春却暗凋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萧]韵

暮春

高榆风定翠相围,天气悠扬思转微。

画阁凝香新试扇,春肌生汗欲更衣。

乍闻幽鸟浑无见,时堕游丝忽漫飞。

惆怅东阑寻晓梦,落花芳草已都非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微]韵

灵岩山绝顶望太湖

灵岩山正当胥口,落日西南望太湖。

双岛如螺浮欲吐,片帆和鸟去俱无。

閒论往事何能说,不见高人试一呼。

慎勿近前波浪恐,大都奇绝在模糊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虞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