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《即事》由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,通过深沉的笔触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。
首联“纷纷宠辱几时休,朝上青云暮作囚”以“宠辱”二字开篇,描绘了人生的起起伏伏,如同云烟般瞬息万变,无论是荣华还是困顿,都难以持久。接着“朝上青云暮作囚”一句,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高低转折,仿佛早晨还高居云端,傍晚便落入牢笼,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和人生的无奈。
颔联“能可将军宿亭下,不堪廷尉望山头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。将军宿亭下,可能象征着权力与荣耀,而廷尉望山头,则可能是指法律的严苛与公正。这一联通过将军与廷尉的不同境遇,反映了权力与法律之间的矛盾,以及个人在两者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。
颈联“浮云过眼难抟控,世事冥心任去留”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。浮云过眼,比喻人生中的种种变化难以把握;冥心任去留,则意味着在面对世事变迁时,只能顺其自然,无法控制。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。
尾联“涅亦不缁磨不磷,至今遗教首轲邱”引用了“涅而不缁,磨而不磷”的典故,意在强调道德品质的坚贞不渝。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先贤孔子(轲邱)的敬仰,也寄托了自己坚守正道、不随波逐流的决心。即使在变幻莫测的世事中,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高洁,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追求。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幻的感慨,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坚守的执着追求,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