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浚墓下作

人间无阿童,犹唱水中龙。

白草侵烟死,秋梨绕地红。

古书平黑石,袖剑断青铜。

耕势鱼鳞起,坟科马鬣封。

菊花垂湿露,棘径卧乾蓬。

松柏愁香涩,南原几夜风。

形式: 排律

翻译

世间已无神仙般的儿童,仍在歌唱水中的龙。
白色的草丛在烟雾中枯萎死去,秋天的梨树满地都是红色的果实。
古老的书籍平铺在黑色的石头上,袖中的宝剑斩断了青铜装饰。
农耕的痕迹像鱼鳞般起伏,坟墓周围杂草如马鬃般密集。
菊花挂着湿润的露珠,荆棘小径上干枯的蓬草横卧。
松柏散发着忧郁的香气,南边的原野上夜晚刮了多少次风。

注释

阿童:指传说中的仙童。
水中龙:可能象征神话或传说中的生物。
白草:白色草本植物。
秋梨:秋季成熟的梨子。
黑石:黑色的石头。
青铜:古代金属,常用于装饰。
鱼鳞起:形容土地上的耕作痕迹像鱼鳞一样密集。
马鬣:马鬃,这里比喻坟墓周围的杂草。
菊花:秋季开花的植物。
棘径:长有荆棘的小路。
乾蓬:干枯的蓬草。
香涩:香气浓郁而略带苦涩。
南原:南方的平原或高地。
夜风:夜晚的风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,名为《王浚墓下作》。从内容来看,这是一首充满哀愁和哲理的墓地吊唁诗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王浚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。

“人间无阿童,犹唱水中龙。”开篇两句以比喻手法,设想了一种虚幻的情境,阿童(可能指阿童仙子)在人间已不可寻,而诗人却仍然能听到水中龙的歌声。这不仅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、返璞归真的意境,也隐含了对逝者的追思之情。

“白草侵烟死,秋梨绕地红。”接下来两句,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,表达了生命易逝和时光荏苒的主题。白草随风而舞,至于枯萎,而秋梨则在大地上散发出红色的果实,这些都是生与死、盛与衰的象征。

“古书平黑石,袖剑断青铜。”诗人笔下的古书和黑石,似乎是对知识与历史的沉重感怀,而袖剑断青铜,则可能隐喻着某种力量或理想的破灭,或许是在表达一种无力回天的情绪。

“耕势鱼鳞起,坟科马鬣封。”这两句通过对土地和墓葬的描写,强化了诗歌中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。耕地如同鱼鳞般起伏,而坟墓则覆盖着生长茂盛的草木,这些都是时间流逝、生命消亡的象征。

“菊花垂湿露,棘径卧乾蓬。”接下来的两句继续以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菊花在露水中低垂,而棘刺小径上则是干燥无生之气。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秋景,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希望的破灭。

“松柏愁香涩,南原几夜风。”末了两句,则通过松柏的清香与南原连续的夜风,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。这里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和超脱尘世,而连绵不断的夜风则是对逝者永恒怀念之情的写照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,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,以及他对逝者的深切哀思。诗中充满了哲理与象征,既有对生命易逝和历史沉重的感慨,也有对逝者不朽的怀念之情。

收录诗词(245)

李贺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汉族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

  • 字:长吉
  • 籍贯: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
  • 生卒年: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

相关古诗词

贝宫夫人

丁丁海女弄金环,雀钗翘揭双翅关。

六宫不语一生闲,高悬银榜照青山。

长眉凝绿几千年,清凉堪老镜中鸾。

秋肌稍觉玉衣寒,空光帖妥水如天。

形式: 古风

长平箭头歌

漆灰骨末丹水沙,凄凄古血生铜花。

白翎金竿雨中尽,直余三脊残狼牙。

我寻平原乘两马,驿东石田蒿坞下。

风长日短星萧萧,黑旗云湿悬空夜。

左魂右魄啼肌瘦,酪瓶倒尽将羊炙。

虫栖雁病芦笋红,回风送客吹阴火。

访古丸澜收断镞,折锋赤璺曾刲肉。

南陌东城马上儿,劝我将金换簝竹。

形式: 古风

长歌续短歌

长歌破衣襟,短歌断白发。

秦王不可见,旦夕成内热。

渴饮壶中酒,饥拔陇头粟。

凄凄四月阑,千里一时绿。

夜峰何离离,明月落石底。

裴回沿石寻,照出高峰外。

不得与之游,歌成鬓先改。

形式: 古风

仙人

弹琴石壁上,翻翻一仙人。

手持白鸾尾,夜扫南山云。

鹿饮寒涧下,鱼归清海滨。

当时汉武帝,书报桃花春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