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作三首(其二)

君侯哦苦淡,雅不爱深红。

冷眼看春尽,愁肠欲海空。

近寻山谷体,远到建安风。

只恐妨高步,令君似我穷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东]韵

翻译

您偏好清淡,从不喜爱浓艳的色彩。
冷静地看待春天的消逝,心中愁绪如大海般空荡。
您追求近似山谷诗人的风格,远慕建安时期文风。
只怕这会影响您的高洁品行,让您也像我一样困顿。

注释

君侯:对尊贵者的敬称,这里指诗人所描绘的对象。
哦:吟咏,此处指诗歌创作。
苦淡:清淡,形容诗风或色彩的简单素朴。
深红:鲜艳的红色,与上文的‘苦淡’形成对比。
冷眼:冷静客观的态度。
春尽:春天结束。
愁肠:忧郁的心情。
欲海空:比喻愁绪深重,如海一般空旷无边。
山谷体:指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风,以其清新自然著称。
建安风:东汉末年的文学风格,以曹操父子等人的作品为代表,情感深沉、慷慨激昂。
妨:妨碍,阻碍。
高步:高尚的境界,此处指诗人的理想或品格。
令:使,让。
似:像。
穷:困顿,处境不佳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,题目为《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作三首(其二)》。诗中,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邓掾的赞赏,称赞他对于诗歌的品味独特,不喜好艳丽的深红色,而是欣赏清新淡雅的风格。诗人以“冷眼看春尽”形象地描绘了邓掾超然物外的态度,即使面对春天的消逝也保持内心的宁静。他进一步指出邓掾的诗风受到山谷体和建安风的影响,显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。

诗人担心邓掾过于追求这种高雅的诗风,可能会像自己一样陷入困顿,暗示了对自己清贫生活的感慨。整首诗通过赞扬友人的诗才,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境遇的自嘲,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。

收录诗词(920)

晁说之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伯以,自号景迂生,济州钜野(今山东巨野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,进士及第,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,发挥《五经》,理致超然,以“文章典丽,可备著述”举荐。范祖禹亦以“博极群书”荐以朝廷,曾巩亦力荐。与晁补之、晁冲之、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

  • 字:以道
  • 籍贯:因慕司马光之为
  • 生卒年:1059年—1129年

相关古诗词

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作三首(其一)

骀荡残春恨,霞馀散绮红。

游丝能四塞,落叶剧三空。

思苦欲留夜,愁多却喜风。

参军真俊逸,好是念文穷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东]韵

东城外作呈圆机

默默专城岁月驰,忽来郊外得心期。

龙蛇起伏知何处,天地圆方在此时。

更喜风光似江介,可怜饱饷便忘疲。

即从此路东归去,他日何能得梦思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冬至日涂中

海角沙场过冬至,未如今日最伤情。

孝王池畔忧胡骑,炀帝河边叹楚兵。

万寿献觞身不与,百城和议泪空横。

明年高会知何处,击磬焚香毕此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

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赵子和大夫

盗贼羌胡逐队行,几家避难到荒城。

也知明日当长至,便望今年可太平。

京国笙歌无寂寞,将军旗鼓耐纵横。

钝庵居士全非钝,先我驱车百感生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