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访刘漫堂曾雪巢二先生

前辈风流歇,江湖欠赏音。

向期行古道,谁解识余心。

月浸金坛冷,云归玉笥深。

潇湘风雨夜,空得梦相寻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侵]韵

翻译

过去的风采已消逝,江湖中缺少知音赏识。
我期望遵循古人的正道,但谁能理解我的内心世界。
月光洒在冰冷的金坛上,云彩归于深远的玉笥之中。
在潇湘风雨之夜,只能在梦中寻找彼此。

注释

前辈:指前人或有威望的人。
风流:风采、才情出众。
歇:消失。
江湖:泛指社会或民间。
欠:缺乏。
赏音:欣赏和理解的声音。
向期:期望。
古道:古代的正道,高尚的行为准则。
余心:我的内心,自己的想法。
月浸:月光沉浸。
金坛:道教修炼场所,这里比喻清冷之地。
冷:寒冷,形容金坛的寂静。
玉笥:古代盛放文书或药材的竹箱,这里可能象征深邃之处。
潇湘:古代地名,这里泛指江南地区。
风雨夜:风雨交加的夜晚。
空:徒然,白白地。
梦相寻:在梦中寻找。

鉴赏

此诗是宋代文学家乐雷发所作,名为《梦访刘漫堂曾雪巢二先生》。诗中充满了对前辈风流的怀念和自我心境的表达。

"前辈风流歇,江湖欠赏音。"

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伟大人物已不复存在的感慨,以及自己在艺术上的才华没有得到足够认可的悲哀。"前辈风流歇"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已经不再,而"江湖欠赏音"则是在表达诗人自己的艺术才华未能获得应有的评价和欣赏。

"向期行古道,谁解识余心。"

这两句诗人表露了自己想要追随古人的足迹,以寻找内心的理解者。"向期"意味着朝着过去的方向,即追求古代的风范;而"谁解识余心"则是诗人在询问,有谁能够真正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。

"月浸金坛冷,云归玉笥深。"

这里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。"月浸金坛冷"形容的是清冷的月光洒落在空旷无人的古老建筑上,而"云归玉笥深"则是指云雾缭绕于远离尘世的高洁之地,营造出一种孤高自许的意境。

"潇湘风雨夜,空得梦相寻。"

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只能通过梦境去寻找那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心灵上的伴侣。"潇湘"是古代地名,这里用来形容风雨中的环境,而"空得梦相寻"则是在表达诗人只能在梦中寻找到那些失落的记忆和心灵的寄托。

总体来说,此诗通过对前辈的怀念、自我才华的哀叹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,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收录诗词(155)

乐雷发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汉族。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

  • 字:声远
  • 号:雪矶
  • 籍贯:湖南宁远
  • 生卒年: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

相关古诗词

谒山斋先生易尚书

淳熙人物到嘉熙,听说山斋亦白髭。

文字尽传融水后,精神如战辟雍时。

灵椿终不争朝菌,蓍草惟堪养寿龟。

细嚼梅花看总义,只应姬老是相知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谒张兵部时守临江新除湖南仓

东皇太一待新诗,共喜星槎溯楚涯。

父老尽将看鸑鷟,使君应不问狐狸。

江头芳杜催行色,境内甘棠有去思。

细读诏书搔短发,瓣香那识帝王师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谒李梅亭

九拔鲸牙气贯虹,玉堂归只守文穷。

世无真魏扶吾道,人以乾淳望此翁。

大地精灵藏笔下,国家命脉寄山中。

缊袍羸驷崇仁路,正拟登门听击蒙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东]韵

雪峰寺

拟寻岣嵝看蟠螭,且解青鞋濯禹溪。

吊古犹疑九枝柏,谈禅且问一茎齑。

虎抓崖树供僧爨,猿摸廊碑认客题。

应接溪山无好句,满林空羡乱蝉嘶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齐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