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君似洞庭湖,风波常倏忽。
贱妾学君山,随流终不没。
这首诗以洞庭湖与君山为喻,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。首句“君似洞庭湖,风波常倏忽”将男子比作波涛汹涌的洞庭湖,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变幻莫测和男子情感的难以捉摸。次句“贱妾学君山,随流终不没”则表明女子决心效仿君山,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她都将坚定不移地跟随心之所向,不被外界风浪所淹没。
整体而言,此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比喻,展现了女子在面对不确定的爱情时的坚定与忠诚,以及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。诗中隐含着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期待与挑战,即在动荡的社会和个人情感中,保持自我独立与精神的坚韧。
诗有李白、屈原的遗风。著作多毁于雍正、乾隆两朝,后人辑有《翁山诗外》、《翁山文外》、《翁山易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及《四朝成仁录》,合称“屈沱五书”。
与陈恭尹、梁佩兰并称“岭南三大家”。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中年仍改儒服。
不助五诸侯,蛮中窃为帝。
谁知黄屋中,乃是一椎髻。
惊马吹悲篥,边风助苦声。
城南有思妇,梦里听分明。
珠斗城边客,诗才丽绝伦。
同心梅与李,共作上林春。
方春辞涨海,未雪至炎州。
南国无人射,菰芦最可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