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(其二)

用处妙理不换机,问来答得不思议。

应现常闻明知友,人人自在得功稀。

形式: 偈颂

鉴赏

这首诗《偈(其二)》由唐代僧人师备所作,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。

首句“用处妙理不换机”,意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微妙而深奥的,它们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而改变。这里的“妙理”指的是事物内在的真理或法则,“不换机”则强调了这些真理的恒定性和不变性,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这些真理始终如一。

次句“问来答得不思议”,意味着当人们提出问题时,得到的回答往往超出了常规思维的范畴,显得不可思议。这反映了对真理探索的深度和广度,以及答案可能带来的震撼和启示。

第三句“应现常闻明知友”,表明了与真理或智慧的相遇如同老朋友一般,经常听到,熟悉且亲切。这里的“明知友”指的是那些能够理解并分享真理的人,他们如同知己,共同探索和领悟生命的真谛。

最后一句“人人自在得功稀”,指出每个人都有能力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平静,但这种成就却十分罕见。这里的“自在”指的是心灵的解放和自我实现的状态,“得功稀”则强调了这种状态的难得和珍贵。这句话鼓励人们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,同时也提醒了这种追求的不易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真理、智慧、内心自由等深刻主题,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体验这些哲学理念。

收录诗词(8)

师备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偈(其三)

再睹道友话清源,人人问道无不全。

法法恒然皆如是,四生九类体中圆。

形式: 偈颂 押[先]韵

迦叶上名衣,披来须捷机。

才分招的箭,密露不藏龟。

形式: 偈颂

临示寂声钟集众说偈

我逃世难来出家,宗师指示个歇处。

住山聚众三十年,寻常不欲轻分付。

今日分明说似君,我敛目时齐听取。

形式: 偈颂

住山后作

光阴倏忽暂须臾,浮世那能得久居。

出岭年登三十二,入闽蚤是四旬馀。

他非不用频频检,已过还须旋旋除。

为报满朝朱紫道,阎王不怕佩金鱼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鱼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