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菰蒲出没风波际,雁鸭飞鸣雾雨中。
应为高人爱吴越,故于齐鲁作南风。
这首诗描绘了梁山泊湖面上的自然景象,菰蒲在波涛与风雨中摇曳,雁鸭在雾气中飞翔鸣叫。诗人联想到吴越之地对高雅之士的吸引,想象那里四季如春,仿佛连齐鲁之地也感受到了南方的暖风。通过这些意象,苏辙表达了对江南水乡吴兴的怀念之情,以及对友人李公择即将前往历下(今济南)的祝愿,希望他能在那里感受到类似吴越的宜人风光。整体上,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精致小诗,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寄托。
不详
汉族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
行到平湖意自宽,繁花仍得就船看。
回头却向吴侬说,从此远游心未阑。
圯下相逢南北人,三邀不倦识天真。
十年却见谷城下,寂寞同收一梦身。
出没悬流虽有道,凭陵险地本无心。
未能与物都无碍,咫尺清泉亦自深。
家声籍籍大江西,临老挥毫捧御题。
得意何殊少年乐,还家不惜醉如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