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真觉寺浮图

古寺不知年,松竹自成趣。

老僧摘春芽,龙钟坐高树。

抚景已悠然,宁知别有天。

石阁三层上,金刚五座连。

御家赐出西番样,白日光摇动仙掌。

故露双趺隐法身,古今指点如来像。

如来一笑古今空,宝座千年镇寺中。

使人疑却青莲界,何时更长玉芙蓉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幽静、禅意深邃的画面。诗人以“古寺不知年,松竹自成趣”开篇,巧妙地将古寺与自然融为一体,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。接着,“老僧摘春芽,龙钟坐高树”,通过老僧采摘春芽的细节,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。

“抚景已悠然,宁知别有天”,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陶醉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。接下来,“石阁三层上,金刚五座连”,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观,进一步渲染了庄严的宗教氛围。

“御家赐出西番样,白日光摇动仙掌”,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,描绘了寺庙在阳光照耀下的辉煌景象,仿佛仙人掌在阳光下摇曳生姿,增添了神秘色彩。

“故露双趺隐法身,古今指点如来像”,这两句通过描述法身的隐现,以及古今信徒对如来像的膜拜,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信徒们的虔诚之心。

最后,“如来一笑古今空,宝座千年镇寺中”,诗人借如来之口,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,以及对佛法永恒不变的信仰。而“使人疑却青莲界,何时更长玉芙蓉”,则以疑问的方式,引人思考,激发读者对于佛国净土的向往与追求。

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、僧侣生活、建筑景观、宗教氛围的细腻描绘,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,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。

收录诗词(82)

王樵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香山寺

晓色开层阁,春天净翠屏。

槛凭千树绿,门挹四山青。

远寺分林见,流泉夹路听。

禅房人不到,花竹昼冥冥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青]韵

西郊行

出门不问途,但随流水去。

流水自西山,水尽行当住。

名园古刹贵家村,往往清溪恰在门。

此去亭台谁最好,春来丝管日相喧。

亭台丝管时时变,一人一意看无厌。

谒告新辞鹓鹭行,明朝又上麒麟殿。

年年绿树摇春风,一道清溪掩映中。

幽赏供人三十里,潺湲又出凤城东。

形式: 古风

卧佛寺

别院对回廊,修门锁花木。

无人自开谢,虚堂满芬馥。

清风不须呼,翛然在深竹。

试就绳床眠,为待烹茶熟。

静抚座中琴,流泉韵空谷。

前山未须往,欲留佳处宿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屋]韵

平坡寺

绝磴凌苍霭,禅宫锁翠微。

问途时误往,览胜足忘归。

独在诸天外,杳于尘世违。

黄村来处见,不觉夕烟霏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微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