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季教谕室

簟笰轩车不再逢,萱花香冷绣帏空。

家居不变江东俗,宦寓羞闻邺下风。

井臼劳心甘白首,鸾凰沉影怨青铜。

夫君书罢玄堂石,肠断寒山暮雨中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东]韵

鉴赏

这首挽诗《挽季教谕室》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,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哀思,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。

首联“簟笰轩车不再逢,萱花香冷绣帏空”以“簟笰”(古代的一种竹席)和“轩车”(豪华的车辆)的不再相遇,以及“萱花”(象征母亲或妻子的花卉)的香气消散和绣帏的空寂,形象地表达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与寂寞。萱花的凋零与绣帏的空无一物,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家庭的空洞。

颔联“家居不变江东俗,宦寓羞闻邺下风”则通过对比,强调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与社会风气。江东俗指家乡的风俗习惯,邺下风则是指外地的风气。这里通过对比,表达了对逝者生活品质和道德操守的尊重与怀念,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不在的遗憾与羞愧之情。

颈联“井臼劳心甘白首,鸾凰沉影怨青铜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。井臼劳心,指的是日常生活的辛劳,甘愿为家庭付出直至白头;鸾凰沉影,比喻逝者如同鸾凤般高洁的灵魂,却因死亡而沉入幽暗,对青铜(古代镜子)的怨恨,则是对于逝者容颜不再、青春不再的哀叹。

尾联“夫君书罢玄堂石,肠断寒山暮雨中”以“夫君”自指,表达了自己在逝者墓前书写悼念之辞后,内心如刀割般的痛苦与悲伤,仿佛置身于寒冷的山林之中,被傍晚的雨水淋湿,形象地描绘出哀伤至极的情景。

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、对逝者品质的赞美、以及对失去亲人的哀痛表达,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,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。

收录诗词(278)

郑文康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正统十三年进士。观政大理寺,寻因疾归。父母相继亡故后,绝意仕进,专心经史。好为诗文。有《平桥集》

  • 字:时乂
  • 号:介庵
  • 籍贯:苏州府昆山
  • 生卒年:1413—1465

相关古诗词

挽袁宗鲁母

藁砧客路作长辞,孤负红颜与岁时。

身保一生心似铁,年登百岁鬓如丝。

遥山远水从谁吊,苦雨酸风只自知。

地下若逢先主问,已将全节付佳儿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挽平湖沈御史

结庐当墓近黄泉,苫块将除骨已仙。

合院旧僚伤往事,两京新进哭同年。

尚书有表名长在,仆射无儿事可怜。

留得几多章疏藁,难兄和泪为重编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先]韵

挽长洲翁叔昂

鹤发童颜太古形,不资丹石驻颓龄。

平时道谊心常在,浮世风波眼尽经。

汉室曾颁三老帛,庐山不见伍乔星。

几人泪洒坟前树,来读中郎石上铭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青]韵

过盐运副使陆公故第

年才二十宰遐方,中岁迁官入建章。

去国共怜双短鬓,到家惟剩一空囊。

高堂亲寿时频祝,北阙君恩老未忘。

富贵消沉人事改,翟公门巷亦凄凉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