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兴九首(其一)拟韩退之

逍遥北窗下,百事远客虑。

无端叶间蝉,催促时节去。

愁起如乱丝,萦缠不如绪。

日月岂得已,还复役朝暮。

人生均有得,悲叹我不误。

春愁自天时,感愤亦真趣。

形式: 古风

翻译

悠闲地坐在北窗下,世间琐事全抛诸脑后。
忽然听到树叶间的蝉鸣,催促着时光匆匆流逝。
忧虑如乱麻般滋生,思绪纷扰难以理清。
日月运转不由人,早晚忙碌是常态。
人生本有起伏,悲伤感叹并非我独有。
春天的忧郁源于自然,感受和愤慨也是真实的情感体验。

注释

北窗:北边的窗户。
远客虑:远离尘世的忧虑。
无端:无缘无故。
催促:催促。
愁起:忧虑升起。
萦缠:缠绕。
日月:太阳和月亮。
役:役使。
均有得:都有得失。
误:错失。
春愁:春天的忧愁。
感愤:感慨愤懑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《秋兴九首(其一)拟韩退之》,以秋天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。"逍遥北窗下,百事远客虑"描绘了诗人悠闲地坐在北窗之下,暂时忘却尘世纷扰的情景。然而,"无端叶间蝉,催促时节去"又通过落叶知秋的自然景象,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。

"愁起如乱丝,萦缠不如绪"运用比喻,将愁绪比作乱麻般的纷扰,难以梳理。"日月岂得已,还复役朝暮"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无情,无论人愿与否,日月轮转,昼夜交替,都在不断驱使着生活。诗人感慨道:"人生均有得,悲叹我不误",承认人生有得有失,但自己的哀愁并非无病呻吟,而是源于对春去秋来、岁月更迭的真实感受。

最后两句"春愁自天时,感愤亦真趣",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源于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情感,这种因时而生的感伤与愤慨,他视为生活的真实趣味。整首诗寓情于景,借秋兴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。

收录诗词(571)

秦观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一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

  • 籍贯:北宋高邮(今江苏)
  • 生卒年:1049-1100

相关古诗词

秋兴九首(其二)拟孟郊

晓风有暴信,暮蝉无好声。

晓风与暮蝉,自与时节争。

独客辞故乡,推车谒梁城。

梁城道迢递,区区役吾生。

不如归旧山,藜藿安性情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庚]韵

秋兴九首(其三)拟韦应物

坐投林下石,秋声出疏林。

林间鸟惊栖,岂独伤客心。

物亦有代谢,此理共古今。

邻父缩新醅,林下邀同斟。

痴儿踏吴歌,娅姹足讹音。

日落相携手,凉风快虚襟。

形式: 古风 押[侵]韵

秋兴九首(其五)拟李白

芙蓉露浓红压枝,幽禽感秋花畔啼。

玉人一去未回马,梁边燕子三见归。

江头白蘋老波底,尺书不来空相望。

斜吹疏雨湿秋江,霜风暗引芙蕖香,石上菖蒲三尺长。

绿头鸭儿栖萍草,采莲女郎笑花老。

木兰船上动江水,不觉鸳鸯带波起。

形式: 古风

秋兴九首(其六)拟玉川子

南州有病客,起卧北窗下。

玉兔衔光照清夜,故人别我京洛游,不寄一行三改秋。

秋色变冷客裘薄,渐觉衣袂寒飕飕。

作诗欲寄君,未语先有愁。

不如呼童起,危坐北窗下,一杯宽我千日忧。

眼前俗事何扰扰,此夕尽向杯中休,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