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乐府十四首(其六)滹沱河吟

滹沱河,水扬波,汉军欲渡将如何。

王郎兵急河水阔,河水流澌冰未结。

阳侯一叱层冰起,将军飞渡滹沱水。

河伯效灵人效节,将军渡河兴帝业。

君不见昭陵石马嘶青冥,八公草木皆神兵。

王泽厚,天心灵,天意自欲扶中兴。

云台阁上丹青手,请君为写滹沱冰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元代诗人叶懋的《古乐府十四首(其六)滹沱河吟》,以滹沱河为背景,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的渡河之战。开篇即以滹沱河的波涛汹涌,预示了战争的激烈与紧迫。汉军欲渡滹沱河,却遭遇了王郎军队的紧逼和河水的宽阔,以及尚未冻结的冰面,营造出一种险象环生的氛围。

接着,诗人通过“阳侯一叱层冰起”这一句,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水神阳侯,来象征王郎军队的威猛与力量,使得原本冰冷的河水瞬间沸腾起来,形成一层厚厚的冰层,为汉军的渡河提供了可能。这不仅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,也暗示了汉军在危急时刻的英勇与智慧。

“将军飞渡滹沱水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将军率领汉军迅速而果断地渡过滹沱河的情景,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对胜利的渴望。同时,“河伯效灵人效节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响应与人的忠诚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历史感。

最后,诗人以“昭陵石马嘶青冥,八公草木皆神兵”作为对比,通过古代帝王陵墓前的石马与自然界的草木,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英雄精神的永恒。同时,通过“王泽厚,天心灵,天意自欲扶中兴”,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与信心,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,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烈,也蕴含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。

收录诗词(67)

叶懋(元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叶兰之父,有才识,善词章。官至大中大夫,嘉兴路总管,多政迹

  • 字:德新
  • 籍贯:鄱阳

相关古诗词

古乐府十四首(其七)清渭吟

蟠溪钓翁虬龙姿,白发照影秋如丝。

怀韬已副太公望,调鼎自是周王师。

功成拓国东海涘,周室存亡两终始。

行藏用舍吾何求,乐天知命吾何忧。

当年不兆非熊卜,白骨长埋渭川曲。

形式: 古风

古乐府十四首(其八)吴江铁马行

汉江之水连天碧,三国人材世无敌。

曹公兵法亚孙吴,赤壁楼船燧烟黑。

飞星散落天无云,铁锁截断奔波倾。

遏险能同剑阁守,镇国未必踰长城。

石头城下波摇月,东望长江正空阔。

吴儿醉饮自酣眠,不知一夜楼船发。

形式: 古风

古乐府十四首(其九)金铜仙人辞汉歌

秦王遣使登蓬莱,海山不见楼船回。

汉王自吸九霄露,凌空为筑仙人台。

仙人独立霄汉顶,俯视人间沸如鼎。

武皇欲火正薰天,一滴何曾酌清冷。

昆池既凿鱼龙开,滇国自献真龙媒。

偷桃小儿诚戏谑,青鸟未必瑶池来。

茂林草树秋萧索,火井冰寒厚三尺。

仙人辞汉出宫门,清泪如澌愁不得。

形式: 古风

古乐府十四首(其十)牧羝行

阴山地冷无炎燠,白草如霜木叶秃。

中郎仗节牧群羝,啮雪餐毡土中宿。

朔方自昔风气殊,湩饮肉食如雄貙。

周纲未得服猃狁,汉纲自欲诛单于。

李陵不作男子死,上戮慈亲下妻子。

荒台白日送君归,握手河梁泪如水。

董孤不作忠义薄,狐兔群行肆交恶。

先生不肯拜单于,赤心自照麒麟阁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