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古十七首(其十七)

唇上碧斑宾豹博,舌头当的帝都丁。

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。

形式: 偈颂 押[庚]韵

翻译

她的朱唇上有着豹纹般的美丽斑点,说话时声音如同京都的铜钟般响亮。
她频繁呼唤小玉其实并无他事,只是想让心爱的人能辨识这独特的声音。

注释

唇上:指女子的嘴唇。
碧斑:形容唇色鲜艳,有如绿色斑纹。
宾豹博:可能是一种比喻,形容唇色或声音的独特和引人注目。
舌头:指说话时发出的声音。
帝都丁:可能比喻声音洪亮,如同京都(古代中国的首都)的铜钟声。
频呼:频繁地呼唤。
小玉:可能是女子的名字,也可能代指侍女。
元无事:实际上并无事情,可能是在开玩笑或撒娇。
檀郎:古代对男子的昵称,此处指心爱的男人。
认得声:指希望对方能通过声音辨认出自己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《颂古十七首》中的第十七首,以独特的比喻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,展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。首句“唇上碧斑宾豹博”将人的嘴唇比喻为豹纹,形象生动;“舌头当的帝都丁”则将舌头比作都市中的铜钟之音,富有韵律感。后两句“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”,通过女子呼唤心上人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理解——即使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言语,也蕴含着深意,只要能传达出真我,便是修行的境界。整体来看,这首诗寓言性强,富有生活气息,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机智与趣味。

收录诗词(151)

释师观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颂古十七首(其十五)

不是风兮不是幡,入泥入水与人看。

莫把是非来辨我,浮生穿凿不相干。

形式: 偈颂 押[寒]韵

颂古十七首(其十四)

见成活许莫周遮,椎下分疏事转差。

若是咬人狮子子,何须牙上更安牙。

形式: 偈颂 押[麻]韵

颂古十七首(其九)

出乎尔者返乎尔,个里那容说道理。

蹈雪沽来酒倍香,就船买得鱼偏美。

形式: 偈颂 押[纸]韵

颂古十七首(其五)

伶利道人何处去,至今寻觅杳无踪。

有时冷地思量著,不觉全身在碧峰。

形式: 偈颂 押[冬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