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伶利道人何处去,至今寻觅杳无踪。
有时冷地思量著,不觉全身在碧峰。
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《颂古十七首》中的第五首。诗人以探寻伶利道人的踪迹为题材,表达了对这位神秘人物的深深怀念和思索。"伶利道人何处去"开篇设问,流露出对道人行踪的疑惑和追寻之意,暗示了道人可能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或世外之地。
"至今寻觅杳无踪"进一步强调了寻找的徒劳和道人的踪影难觅,"杳无踪"三个字传达出一种失落和怅惘的情绪。接下来,诗人通过"有时冷地思量著",描绘出自己在寂静孤独时分,仍然会想起伶利道人,这种思念之情如同寒冷却深沉的思绪,萦绕心头。
最后,"不觉全身在碧峰"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收尾,将诗人沉浸在回忆中的状态具象化,仿佛他的身心已与道人所在的碧峰融为一体,形象地表达了他对道人深深的敬仰和向往,以及对超然生活的想象和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寻觅伶利道人的故事,展现了诗人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,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未知的敬畏。
不详
以此为津梁,赤体露堂堂。
风光都买尽,当处是家乡。
海神知贵不知价,留与人间光照夜。
碧眼胡僧笑点头,谁知用处无缝罅。
要个无禅底国师,才涉毫芒便取诛。
堪笑这僧垂手处,道无便见有偏枯。
前三三与后三三,不可承当不可参。
更问清凉多少众,月移松影落寒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