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闻在湓城多寄住,随时谈笑浑尘埃。
孤峰恐忆便归去,浮世要看还下来。
万顷野烟春雨断,九条寒浪晚窗开。
虎溪桥上龙潭寺,曾此相寻踏雪回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、怀念故人的情感,通过对湓城生活的描述和对友人相寻的回忆,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去和重逢旧友的渴望。
"闻在湓城多寄住,随时谈笑浑尘埃。" 这两句表明诗人听说朋友在湓城停留较久,与当地人相处融洽,谈笑风生,但这也让诗人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和自己的孤独。
"孤峰恐忆便归去,浮世要看还下来。"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孤独之峰(可能是指心中的那份宁静或对自然的向往)的怀念,以及对于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,表达了他希望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愿望。
"万顷野烟春雨断,九条寒浪晚窗开。"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,万顷烟霞在春雨中断绝,晚上则是河水波涛,窗前感觉到的是一丝丝的寒意,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。
"虎溪桥上龙潭寺,曾此相寻踏雪回。" 最后两句则提到了具体的地名——虎溪桥和龙潭寺,这里有过与朋友共同踏雪寻幽的小径,充满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。
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心灵宁静的诗人内心世界。
不详
晚年自号衡岳沙门,唐朝晚期著名诗僧
玉泉神运寺,寒磬彻琴堂。
有境灵如此,为官兴亦长。
吏愁清白甚,民乐赋输忘。
闻说巴山县,今来尚忆张。
簪履为官兴,芙蓉结社缘。
应思陶令醉,时访远公禅。
茶影中残月,松声里落泉。
此门曾共说,知未遂终焉。
野癖虽相似,生涯即不同。
红霞禅石上,明月钓船中。
醉倒芦花白,吟缘蓼岸红。
相思何以寄,吾道本空空。
寺阁高连黄鹤楼,檐前槛底大江流。
几因秋霁澄空外,独为诗情到上头。
白日有馀闲送客,紫衣何啻贵封侯。
别来多少新吟也,不寄南宗老比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