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寺阁高连黄鹤楼,檐前槛底大江流。
几因秋霁澄空外,独为诗情到上头。
白日有馀闲送客,紫衣何啻贵封侯。
别来多少新吟也,不寄南宗老比丘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,通过寺阁与黄鹤楼的高耸,以及檐前槛底的大江流动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。秋霁天气使得空气格外清新,这种环境激发了诗人的豪情,诗意盈盈。
在这首诗中,白日悠闲的送客场景与紫衣贵族的形象构成鲜明对比,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身份地位的观察。最后一句“不寄南宗老比丘”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敬意,以及可能隐含的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。
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,情感真挚,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。
不详
晚年自号衡岳沙门,唐朝晚期著名诗僧
五老回无计,三峰去不成。
何言谢云鸟,此地识公卿。
梦愧将僧说,心嫌触类生。
南朝古山寺,曾忆共寻行。
西望郑先生,焚修在杳冥。
几番松骨朽,未换鬓根青。
石阙凉调瑟,秋坛夜拜星。
俗人应抚掌,闲处诵黄庭。
禅月有名子,相知面未曾。
笔精垂壁溜,诗涩滴杉冰。
蜀国从栖泊,芜城几废兴。
忆归应寄梦,东北过金陵。
北来儒士说,许下有吟僧。
白日身长倚,清秋塔上层。
言虽依景得,理要入无徵。
敢望多相示,孱微老不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