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,名为《病目》。从内容上看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眼疾未愈、视力衰退而产生的一系列感慨和情绪。
“病眸未老已昏眵”,开篇便道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,"眸"指的是眼睛的黑睛部分,这里用来形容眼球的混浊不清,表明诗人虽然年纪尚轻,却已经遭受了视力衰退的困扰。
“近废秋堂几卷书”,接着,诗人提到了自己因为视力问题而无法阅读书籍,这里的“废”意味着放弃或不再使用,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和学习的渴望,以及因身体状况而不能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。
“世事难看宁闭却”,在这种情况下,诗人选择了远离世俗纷争,将自己封闭起来,以避免被外界琐事所困扰。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。
“人生自扰正纷如”,这句话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短、繁杂无常的感受。"扰"意指打扰或困扰,表明人生本就充满了诸多的烦恼和纷争。
“棋声久避灯前雨”,接下来,诗人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生活场景——长时间地躲避在有灯光的地方,这里的"棋声"暗示着一种宁静、专注的心境,而"避"字则表明了对外界干扰的排斥。
“菜本犹堪月下锄”,这句诗中,"菜本"指的是种植蔬菜,这里写到了诗人即便是在夜晚,也依然保持着自给自足、简朴生活的意愿。"犹堪"意味着尚可,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能坚持。
“面壁且容趺足坐”,这是对禅宗修行中的坐禅状态的描写,诗人选择了一种静心冥想、对内心世界进行探索的生活方式。"趺足坐"是盘腿而坐,这在佛教中是一种常见的打坐姿势。
“此心雅与俗人疏”,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追求和外界俗世的隔离。这里的"雅"字意味着高洁、不凡,"疏"则是疏远、脱俗。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执着,以及与平庸世俗保持距离的心态。
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视力衰退的描述,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宁静和知识渴望的一系列情感。同时,它也反映出了诗人面对身体状况变化时的无奈与坚持,以及在不利条件下依然保持独立生活态度的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