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《感怀》由清代诗人郑贻林所作,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,表达了对生命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。
首联“清露被皋兰,落日照秋草。”以清晨露珠滋润着皋兰,夕阳映照着秋草的画面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,预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。
颔联“人生天地间,岂能长寿考。”直抒胸臆,感叹人生在天地之间,难以达到长久的寿命,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。
颈联“往来成古今,焉得不速老。”指出历史的更迭如同时间的流逝,无法阻挡,这也让人意识到岁月催人老的现实。
尾联“仰视浮云飞,富贵焉常保。”通过仰望天空中飘动的浮云,暗示了世间事物的无常,即便是富贵之人也无法保证永恒的拥有。
接下来,“明月照高台,促织鸣东壁。”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高台、蟋蟀在东壁鸣叫的画面,既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之美,也暗含了时光流转的意味。
“游子寒无衣,北风何惨慄。”通过游子在寒冷中无衣可穿,北风凛冽的情景,表达了对漂泊在外、生活艰辛者的同情。
“池鱼思故渊,玄鸟逝安适。”以池中的鱼怀念原来的深水,归巢的燕子寻找安逸之地,象征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。
最后,“还顾望旧乡,悲与亲友别。”直接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与离别的悲伤,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和对家乡的依恋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、时间、变迁以及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,情感真挚,引人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