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.过天香楼,忆同崔格卿旧游,感而赋此

镇三年、看花一度,人生几回朝暮。

欢情容易愁中过,偏是愁人记取。

花深处,是往日、分红瞥翠曾游路。旧时鸥鹭。

若问我凄凉,酒徒一散,寂寞委黄土。

百年事,休说重来非故,当时感慨何许!

尊前万柄新妆拥,明日乱红无数。

天也误,怎不许、清秋一例萎风雨。问花无语。

但倚尽危阑,斜阳漠漠,独自下楼去。

形式: 词牌: 摸鱼儿

鉴赏

这首《摸鱼儿》词,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,描绘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。词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,以及对昔日友人的怀念。

开篇“镇三年、看花一度”,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时间的流逝,一年看一次花,却已过去了三年,暗示着岁月的匆匆。紧接着,“人生几回朝暮”一句,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展现在读者面前,引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。

“欢情容易愁中过,偏是愁人记取。”这两句道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,欢乐往往在忧愁中消逝,而正是那些忧愁时刻,人们更易铭记。接下来,“花深处,是往日、分红瞥翠曾游路”描绘了一幅往昔游历的美好画面,与后文形成对比,凸显了今日的孤独与落寞。

“旧时鸥鹭。若问我凄凉,酒徒一散,寂寞委黄土。”这一段通过自然界的景象,如鸥鹭、酒徒的离散,象征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,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与哀伤。最后,“百年事,休说重来非故,当时感慨何许!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无奈,感叹时光无法倒流,一切只能成为回忆。

“尊前万柄新妆拥,明日乱红无数。”描绘了眼前的场景,新花盛开,预示着新生,但转瞬即逝,如同明日的乱红,充满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。结尾“天也误,怎不许、清秋一例萎风雨。”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不满,似乎在责怪上天的不公,为何不能让一切美好得以延续。

“问花无语。但倚尽危阑,斜阳漠漠,独自下楼去。”以花为喻,花虽无言,却能感知季节的更替,词人独自倚栏,面对斜阳,最终选择独自离去,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决绝。

整首词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,展现了词人对生命、友情、时间的深刻感悟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
收录诗词(46)

张惠言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散文家。原名一鸣,一作皋闻。嘉庆四年进士,官编修。少为词赋,深于易学,与惠栋、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“乾嘉易学三大家”。又尝辑《词选》,为常州词派之开山,著有《茗柯文集》

  • 字:皋文
  • 号:茗柯
  • 籍贯:武进(今江苏常州)
  • 生卒年:1761~1802

相关古诗词

相见欢四首(其二)

重帘护了窗纱,玉钩斜。燕子成巢长自趁飞花。

秋千倦,银筝乱,莫看他。帘外游丝落絮是天涯。

形式: 词牌: 相见欢 押[麻]韵

相见欢四首(其三)

枝头觅遍残红,更无踪。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。

溪边树,堤间路,几时逢?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。

形式: 词牌: 相见欢

相见欢四首(其四)

新莺啼过清明,有谁听?何况朝风夜月杜鹃声。

留春住,催春去、若为情,拟化一双胡蝶抱花醒。

形式: 词牌: 相见欢

丑奴儿慢二首(其一)见榴花作

柳绵吹尽,楼外旧愁如梦。

又镇日、门随雨闭,帘借烟笼。

却怕凭阑,相思无字问残红。

新阴绿处,几时轻逗,芳意千重。

玉勒俊游,从他幽独,不到山中。

况满地、浮英浪药,还做春容。

只有斜阳,年年识得换熏风。

春余心事,凭将杜宇,深诉花工。

形式: 词牌: 采桑子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