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。开篇两句“亭傍乔木拂云天,亭下高桅泊晚湾”设置了一个在云端与天际相接的亭子景象,乔木树枝似乎触碰到了云天,而亭下的高桅船只停靠在晚霞中的水湾之中。画面温馨而宁静。
紧接着,“白是张骞曾泛水,青疑徐福所求山”两句引入了历史人物张骞和传说中的徐福,张骞东汉时期的探险家,而徐福则是秦始皇时代的方士,他们各自有过追寻长生不老药或奇异之地的故事。这里借用他们来增添诗境的神秘色彩。
“羊城隔雾愁回首,鲸浸收风喜见颜”两句则转换了情感和场景,羊城在迷雾中显得有些许哀愁,但当看到鲸鱼(传说中的海中巨兽)跃出水面、收纳风暴时的欢悦神态,便又转为喜悦之情。这里羊城与鲸浸的对比,既是自然景观的描写,也可能隐喻着人生境遇的多变。
最后,“却笑金乌并玉兔,辛勤出没雪涛间”两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结束了诗篇。金乌(太阳)与玉兔(月亮)的比喻,象征着光明与宁静,而“辛勤出没雪涛间”的描述,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顽强生命力的赞美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借用历史传说中的元素,以及情感的起伏变化,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