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

水云薄薄天同色,竟日清辉。风影轻飞。

花发瑶林春未知。剡溪不辨沙头路,粉水平堤。

姑射人归。记得歌声与舞时。

形式: 词牌: 采桑子

翻译

天空与云层颜色相近,整日都洒满清澈的光辉。微风吹过,光影轻轻摇曳。
春天的花朵在瑶林中绽放,但春天的到来还未被人察觉。剡溪边,难以分辨沙滩和道路,湖面如粉,堤岸平直。
那位姑射仙子已经离去。我还记得那时的歌声和舞蹈。

注释

水云:形容天空与云层颜色相近。
竟日:整天。
清辉:清澈的光辉。
瑶林:仙境般的林子。
春未知:春天的到来尚未被察觉。
剡溪:古代地名,这里指代溪流。
沙头路:沙滩上的小路。
姑射人:传说中的仙女。
歌声与舞时:唱歌和跳舞的时候。

鉴赏

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张先的《采桑子》。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。"水云薄薄天同色,竟日清辉。" 这两句通过对水、云和天气色的描述,营造出一种淡远清新的景象,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自然环境中。

"风影轻飞。花发瑶林春未知。" 风在树梢间轻轻地掠过,带动着细微的叶影,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柔美。而“花发瑶林”则是对春日景色的进一步渲染,“春未知”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春意尚未完全展现出来的感觉。

"剡溪不辨沙头路,粉水平堤。" 这两句则转向了特定的地点——剡溪,通过“不辨沙头路”、“粉水平堤”,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,其中“不辨”和“粉平”二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感受。

"姑射人归。记得歌声与舞时。" 这最后两句则是对往昔生活情境的一种回忆和留恋,通过“姑射人归”这种平淡的叙述,再现了乡间晚归人的景象。而“记得歌声与舞时”,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。

总体来看,这首词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脱俗的情感,成功地将一个春日午后的田园生活场景呈现给读者,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留恋。

收录诗词(191)

张先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

  • 字:子野
  • 籍贯: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
  • 生卒年:990-1078

相关古诗词

雨中花令.赠胡楚草

近鬓彩钿云雁细。好客艳、花枝争媚。

学双燕、同栖还并翅。我合著、你难分离。

这佛面、前生应布施。你更看、蛾眉下秋水。

似赛九底、邮他三五二。正闷里、也须欢喜。

形式: 词牌: 雨中花令

青门引/青门饮.春思

乍暖还轻冷。风雨晚来方定。庭轩寂寞近清明,残花中酒,又是去年病。

楼头画角风吹醒。入夜重门静。那堪更被明月,隔墙送过秋千影。

形式: 词牌: 青门引

临江仙

自古伤心惟远别,登山临水迟留。

暮尘衰草一番秋。寻常景物,到此尽成愁。

况与佳人分凤侣,盈盈粉泪难收。

高城深处是青楼。红尘远道,明日忍回头。

形式: 词牌: 临江仙

南乡子(其一)

何处可魂消。京口终朝两信潮。

不管离心千叠恨,滔滔。催促行人动去桡。

记得旧江皋。绿杨轻絮几条条。

春水一篙残照阔,遥遥。有个多情立画桥。

形式: 词牌: 南乡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