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门引/青门饮.春思

乍暖还轻冷。风雨晚来方定。庭轩寂寞近清明,残花中酒,又是去年病。

楼头画角风吹醒。入夜重门静。那堪更被明月,隔墙送过秋千影。

形式: 词牌: 青门引

翻译

天气刚刚变暖,时而还透着微寒。一整天风雨交加,直到傍晚方才停止。时近清明,庭院里空空荡荡,寂寞无声。对着落花醉酒酣饮,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。
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,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。正心烦意乱、心绪不宁时,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,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。

注释

乍暖:天气骤然暖和起来。
庭轩:庭院和走廊。
清明:节气名,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。
中酒:喝醉了酒。
去年病:指去年喝醉了酒,即中酒。
楼头画角:指谯楼(城门上的望楼)上的画角。
画角,绘有彩画的军中号角,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。
重门:一道道门户。

鉴赏

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愁绪,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首句“乍暖还轻冷”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气候特点,既有温暖之意,又不免带着几分凉意,反映了一种情感上的微妙变化。

接着,“风雨晚来方定”则是对外界自然景象的描绘,风雨过后天空渐趋宁静,这种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,都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平静的心态。紧接而来的“庭轩寂寞近清明”则是对室内环境的刻画,寥寥无几的花朵和残留的酒,都是过往美好时光的遗迹,而“又是去年病”一句,则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健康状况,也许是在暗示着某种情感上的创伤或身体上的不适。

“楼头画角风吹醒”这一句,通过楼头飘动的画角和轻拂过来的风,传达了一种被唤醒的情绪,或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,也可能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接受。紧接着,“入夜重门静”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夜晚到来之后的一种封闭与宁静的追求。

最后两句“那堪更被明月,隔墙送过秋千影”,在这里,诗人似乎是在询问自己是否还能承受更多的孤独与寂寞,而明月则成为了这种情感的见证。隔墙而立,秋千的影子穿越了空间的界限,这一幕无声的对话,更凸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孤寂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。

收录诗词(191)

张先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

  • 字:子野
  • 籍贯: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
  • 生卒年:990-1078

相关古诗词

临江仙

自古伤心惟远别,登山临水迟留。

暮尘衰草一番秋。寻常景物,到此尽成愁。

况与佳人分凤侣,盈盈粉泪难收。

高城深处是青楼。红尘远道,明日忍回头。

形式: 词牌: 临江仙

南乡子(其一)

何处可魂消。京口终朝两信潮。

不管离心千叠恨,滔滔。催促行人动去桡。

记得旧江皋。绿杨轻絮几条条。

春水一篙残照阔,遥遥。有个多情立画桥。

形式: 词牌: 南乡子

南乡子(其二)中秋不见月一作南徐中秋

潮上水清浑。棹影轻于水底云。

去意徘徊无奈泪,衣巾。犹有当时粉黛痕。

海近古城昏。暮角寒沙雁队分。

今夜相思应看月,无人。露冷依前独掩门。

形式: 词牌: 南乡子

南乡子.送客过余溪,听天隐二玉鼓胡琴

相并细腰身。时样宫妆一样新。

曲项胡琴鱼尾拨,离人。入塞弦声水上闻。

天碧染衣巾。血色轻罗碎摺裙。

百卉已随霜女妒,东君。暗折双花借小春。

形式: 词牌: 南乡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