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日两篇(其一)

九农成德业,百祀发光辉。

报效神如在,馨香旧不违。

南翁巴曲醉,北雁塞声微。

尚想东方朔,诙谐割肉归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微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,表达了对古代圣德与神灵的崇拜和怀念。"九农成德业"、"百祀发光辉",展示了古人对于农业和宗庙祭祀的重视,以及这些活动所带来的繁荣与光彩。"报效神如在"表明人们通过祭祀来追求与神灵之间的沟通和效仿,"馨香旧不违"则指代代相传的香火不绝。

诗中还穿插了对远方人物的怀念,"南翁巴曲醉"、"北雁塞声微"描绘了一种边疆的寂寞和孤独,这里的人物或许是军人或边塞守卫,他们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因为酒而陶醉,或是在严寒中聆听着北方雁鸣的声音。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深远的孤独感。

最后,"尚想东方朔"、"诙谐割肉归"则是对历史上有名的东方朔的怀念,他以诙谐幽默著称,同时也有割股疗亲的传说。这两句通过对古人品格和智慧的回忆,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。

整体来看,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祭祀文化的壮观与庄重,也流露出了一种对远方、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,以及对边塞生活中孤独感的细腻描绘。

收录诗词(1462)

杜甫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草堂纪念

  • 字:子美
  • 籍贯: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
  • 生卒年:712-770

相关古诗词

社日两篇(其二)

陈平亦分肉,太史竟论功。

今日江南老,他时渭北童。

欢娱看绝塞,涕泪落秋风。

鸳鹭回金阙,谁怜病峡中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东]韵

花底

紫萼扶千蕊,黄须照万花。

忽疑行暮雨,何事入朝霞。

恐是潘安县,堪留卫玠车。

深知好颜色,莫作委泥沙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麻]韵

返照

楚王宫北正黄昏,白帝城西过雨痕。

返照入江翻石壁,归云拥树失山村。

衰年肺病惟高枕,绝塞愁时早闭门。

不可久留豺虎乱,南方实有未招魂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元]韵

返照

返照开巫峡,寒空半有无。

已低鱼复暗,不尽白盐孤。

荻岸如秋水,松门似画图。

牛羊识童仆,既夕应传呼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虞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