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琅所作的《寄平湖陆予绵》。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。
首联“岭云随雁几重过,久客南归思若何”,以岭上之云和南飞的大雁为喻,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客居他乡,心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。云随雁过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,而“思若何”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颔联“湖口有山寻鹿侣,粤江无路托鱼蓑”,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。诗人想象在湖口的山中寻找鹿的伴侣,寓意着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求心灵的慰藉;而粤江无路托鱼蓑,则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寄托,内心充满了迷茫与无奈。
颈联“新亭倚醉人何老,旧馆啼鸦梦转多”,通过新亭和旧馆的对比,以及醉酒之人和啼叫的乌鸦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、世事变迁的感慨。倚醉之人可能代表着诗人自己在酒中寻求暂时的解脱,而旧馆中的啼鸦则象征着往昔的美好时光已成回忆,梦境中常常回响着乌鸦的叫声,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。
尾联“莫向江南赋牢落,子山年幸未蹉跎”,是对友人的劝慰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声。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在江南感叹孤独与失落,因为自己也未曾虚度年华。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,也有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情感深沉,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、时光、命运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