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夫人咏

木兰芙蓉满芳洲,白云飞来北渚游。

千秋万岁帝乡远,云来云去空悠悠。

秋风秋月沅江渡,波上寒烟引轻素。

九疑山高猿夜啼,竹枝无声堕残露。

形式: 古风

翻译

木兰和芙蓉盛开在芳香的水洲,白云飘过北边的小洲游玩。
千年万世,京都遥远,白云来去,空留下无尽的思绪。
秋风吹过沅江,秋月下渡船,江面寒烟中飘荡着轻盈的纱幕。
九嶷山高峻,夜晚猿猴哀鸣,竹枝悄然落下带着残余的露珠。

注释

木兰:指木兰花,一种植物。
芙蓉:荷花的别称。
芳洲:长满花草的水中小洲。
北渚:北方的小洲或水边之地。
帝乡:京都,这里指朝廷。
云来云去:形容白云飘忽不定。
沅江:古代中国南方的河流。
轻素:轻盈的白色薄纱。
九疑山:古代传说中的山,与舜帝有关。
猿夜啼:猿猴在夜晚发出叫声。
堕:落下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的画面,以木兰花和芙蓉花盛开的芳洲为背景,白云悠然飘过北边的小洲,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遥远的氛围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帝乡(可能指京城或理想之地)的遥想,感叹岁月漫长,帝乡之遥犹如白云般难以触及,流露出淡淡的哀愁。

接下来,诗人将视线转向沅江,秋风吹过,秋月下渡船上的寒烟袅袅升起,轻盈如素,增添了江面的凄清之美。夜晚,九疑山的猿猴发出悲凉的啼声,而竹枝在静默中承载着残露,更显寂静与孤独。

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,寓情于景,展现了诗人对时空流转、人事沧桑的感慨,以及对远方未知的向往和怀旧之情。元好问的笔触细腻,情感深沉,体现了金末元初诗歌的独特韵味。

收录诗词(853)

元好问(金末元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缑山置酒

灵宫肃清晓,细柏含古春。

人言王子乔,鹤驭此上宾。

白云山苍苍,平田木欣欣。

登高览元化,浩荡融心神。

西望洛阳城,大路通平津。

行人细如蚁,扰扰争红尘。

蓬莱风涛深,鬓毛日夜新。

殷勤一杯酒,愧尔云间人。

形式: 古风

颍亭留别

故人重分携,临流驻归驾。

乾坤展清眺,万景若相借。

北风三日雪,太素秉元化。

九山郁峥嵘,了不受陵跨。

寒波淡淡起,白鸟悠悠下。

怀归人自急,物态本闲暇。

壶觞负吟啸,尘土足悲咤。

回首亭中人,平林淡如画。

形式: 古风

箕山

幽林转阴崖,鸟道人迹绝。

许君栖隐地,唯有太古雪。

人间黄屋贵,物外秖自洁。

尚厌一瓢喧,重负宁所屑。

降衷均义禀,汩利忘智决。

得陇又望蜀,有齐安用薛。

干戈几蛮触,宇宙日流血。

鲁连蹈东海,夷齐采薇蕨。

至今阳城山,衡华两丘垤。

古人不可作,百念肝肺热。

浩歌北风前,悠悠送孤月。

形式: 古风

㶏亭

春物已清美,客怀自幽独。

危亭一徘徊,翛然若新沐。

宿云淡野川,元气浮草木。

微茫尽楚尾,平远疑杜曲。

生平远游赋,吟讽心自足。

朅来著世网,抑抑就边幅。

人生要适情,无荣复何辱。

乾坤入望眼,容我谢羁束。

一笑白鸥前,春波动新绿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