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萱图二首(其二)

萱草生北堂,颜色鲜且好。

对之有馀饮,背之那可道?

人子孝顺心,岂在荣与槁?

昨宵天雨霜,江空岁华老。

游子未能归,感慨心如捣。

形式: 古风 押[皓]韵

翻译

萱草生长在北堂,色泽鲜艳又美好。
面对它尚能畅饮,背离它怎可言表?
孝顺之心在于人子,岂在乎荣耀或枯槁?
昨晚霜降天降寒,江面空荡岁月催老。
远游之人无法归乡,心中感慨如捣蒜般痛切。

注释

萱草: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象征母爱。
北堂:古代房屋中的北室,常指母亲居住的地方。
颜色鲜且好:形容萱草的生机勃勃。
馀饮:剩余的酒,暗含对母亲的思念。
背之那可道:离开母亲难以言说的思念。
人子:子女对父母的称呼。
荣与槁:荣华和衰败,比喻人生的起落。
昨宵天雨霜:昨晚下了霜,暗示季节变化和时光流逝。
岁华老:岁月匆匆,时光老去。
游子:在外漂泊的人。
感慨心如捣:心情沉重,如同捣蒜般痛苦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堂萱草的画面,萱草以其鲜艳的颜色引人注目,象征着家庭的温馨和母爱的深厚。诗人借此表达对母亲的孝顺之情,并非单纯追求物质的荣耀或草木的枯荣。然而,诗中插入“昨宵天雨霜,江空岁华老”一句,暗示时光流逝,游子尚未归家,不禁让人心生感慨,情绪如同被捣碎一般,充满了思乡之情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。整体上,这首诗情感真挚,寓情于景,体现了元末明初王冕诗歌的深沉与细腻。

收录诗词(712)

王冕(元末明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樊笼雀

野雀不向山林宿,如何却傍人家屋?

山林怕遭罗网围,人家又恐人驱逐。

饮啄频惊殊不足,辛苦营巢随养育。

昨日雨狂风拔木,人家屋倒巢亦覆。

雄悲雌泣无所施,堕地最苦黄口儿。

黄口羽湿不会飞,啾啾草底啼渴饥。

雄雌啄哺稍觉长,无故又被樊笼羁。

雄雌劬劬绕笼飞,啄哺不异居巢时,但恨不得身相依。

我感此情子细推,人之与物初无违。

安得开笼而纵之?山林朝市俱无疑。

形式: 古风

题月下梅花

平生爱梅颇成癖,踏雪行穿一双屐。

六花散漫飞满空,千里万里同一色。

冲寒不畏朔风吹,乘兴来此江之湄。

繁花满树梅欲放,彷佛罗浮曾见时。

南枝横斜北枝好,北枝看过南枝老。

中有一枝置奇绝,万蕊千葩弄天巧。

老夫见此喜欲颠,载酒大酌梅花仙。

仙人怪我来何晚,一别已是三千年。

醉来仰面卧深雪,梦扶飞琼上天阙。

酒醒起视夜何其,饥乌啼残半江月。

形式: 古风

题申屠子迪篆刻卷

我昔闻诸太古初,冯翊窅窅安可摹。

自从庖羲得龙马,奇偶变化滋图书。

结绳之政由此毁,科斗鸟迹纷纭起。

后来大小二篆生,周称史籀秦誇李。

只今相去几百年,字体散漫随云烟。

岐阳石鼓土花蚀,峄山之碑野火燃。

纵有秦铭刻岑石,冰消雪剥无踪迹。

书生好学何所窥,每展史编空叹息。

樊山先生东鲁儒,好古博雅耽成癯。

八分小篆纯古法,凿石置之东南隅。

白日光芒争照耀,满城走看嗟神妙。

向来传写何足珍,枣木空遗后人诮。

徐公手摹烽火尘,金陵近刻殊失真。

那知此本意态淳,丞相李斯下笔新。

申屠墨庄有传授,法度森严非苟苟。

岂为后学得所师,万世千秋垂不朽。

形式: 古风

题陈象贤竹素图

君家竹素园,异彼筼筜谷。

插架牙签三万轴,卷藏东观吞天禄。

清风明月时往来,红尘不堕香芸堆。

蝌蚪鸟迹一玉开,怀幽抱密真奇哉。

炙汗不流珠光重,信知龙种皆书种。

黄钟声切凤皇啸,玉杯光焰麒麟动。

十年不下君子堂,灯火夜静声琅琅。

岁寒节操固自常,厌看花柳争春忙。

金谷平泉暗烟雨,兔麦狐葵无定主。

何如竹素园简编?且容与玉振金声千万古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