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湖僧舍小憩

古寺隐蚕丛,逶迤曲径通。

风微钟懒送,水急碓勤舂。

老柏春华吐,重峦晚翠笼。

泉渚悬绝涧,百尺似飞虹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古寺景象。首句“古寺隐蚕丛,逶迤曲径通”以隐喻的手法,将古寺置于蚕丛之中,暗示其古老与隐秘,通过蜿蜒曲折的小径引人进入这神秘之地。接着,“风微钟懒送,水急碓勤舂”两句,动静结合,微风轻拂,钟声悠远,水流湍急,石碓不停舂米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。

“老柏春华吐,重峦晚翠笼”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老柏树在春天吐露新芽,重峦叠嶂在傍晚笼罩着一层翠绿,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。最后,“泉渚悬绝涧,百尺似飞虹”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,仿佛一条巨大的彩虹横跨于山谷之间,既展现了水的力量,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宁静、和谐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
收录诗词(614)

林占梅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历史人物,是中国清朝官员。根据《重修台湾省通志》记载,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,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,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,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,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,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,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,事实上,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,官话为辅

相关古诗词

过内湖小村憩望

客行常喜此停车,村坞中藏四、五家。

挂壁绿萝牵补屋,环阶红槿织成笆。

溪云漠漠随流水,岸柳条条绾落花。

无限好山排万叠,当门似有画屏遮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

游清潭内山

萝薜低垂纵步难,无边野趣饱游观。

山形盘曲疑无路,水势奔腾觉近滩。

短屋数椽门似窦,高堤几里树为栏。

此间幽奥堪肥遁,日拓疏窗对翠峦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寒]韵

过南港茶岩

墟落深藏乱树遮,悬崖绝壑势嵯岈。

惊人童稚蓬门立,款客盘飧野菜花。

牛角触墙成「八」字,马蹄去路辨三叉。

俨然身到崇安道,山北山南遍种茶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麻]韵

同友人迷途,夜宿山家,吟诗以记

乘兴探灵峦,山穷天已夕。

苍茫烟云合,行径渺无迹。

本非姓丁人,那得冲霄翮。

又非鹅笼生,家具口中积。

游侣三五辈,束手正无策。

忽闻犬吠声,知有隐者宅。

联襼相追寻,茅茨露岩隙。

举目共翘观,风景足幽僻。

门藉芦帘遮,屋有槿篱隔。

一扣幽扉开,主人称莫逆。

案上列琴书,窗前植松柏。

截竹架檐端,烹茶分泉脉。

留我抵足眠,藤床可安席。

自言栖岩阿,不类车尘迫。

安居数十年,优悠无恐嚇。

妄念永不生,心閒身乃适。

兴到读「黄庭」,饥来煮白石。

扫地静焚香,内和外安息。

颐养乐天真,奚烦求玉液。

不闻先达言,「光阴如过客」。

何必自羁鞿,此心为形役。

叹我落尘网,举步天地窄。

人耐幽寂难,我求不可获。

贱者虽自贱,南面不与易。

天明辞主人,恋恋怀难释。

临别订后期,重来觅欢怿。

指点山下途,所经如别辟。

回顾幽人居,巑岏皆峭壁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