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杨柳(其八)

梦隔春云海路长,杨花飞尽莫思乡。

闽南不是无青柳,海国遥闻已种桑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阳]韵

鉴赏

这首诗以梦境为引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。"梦隔春云海路长"描绘出梦境中的遥远和迷离,仿佛隔着春天的云层和漫长的海洋之路,暗示了诗人与家乡的距离之遥。"杨花飞尽莫思乡"进一步渲染了离愁,以杨花飘落殆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,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于思乡之情。

接下来,诗人笔锋一转,宽慰自己说"闽南不是无青柳",表明即使身处闽南这个南方之地,仍有青翠的柳树点缀,生活并非荒凉。然而,"海国遥闻已种桑"又透露出一种无奈,因为即使在遥远的海边,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桑树,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传统农业的怀念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,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和人生哲理。

收录诗词(52)

恽格(明末清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又字正叔,亦称叔子,又有别号白云外史、云溪外史、东园客、草衣生、横山樵者、巢枫客。恽日初子。十五岁在福建被清大将陈锦所掳,认为义子。父在杭州访得,请灵隐寺方丈谛晖劝锦,谓此子有慧根而福薄。乃剃度为僧。不久,随父回乡。初画山水,后改画没骨花卉,自成一家,工诗,书法学唐褚遂良,诗书画人称三绝。有《瓯香馆集》

  • 字:寿平
  • 号:南田
  • 籍贯:明末清初江南武进
  • 生卒年:1633—1690

相关古诗词

短歌行

有酒当歌,歌亦莫苦。来日如归,曾不俟我。

牙须䰄䰄,积水生苔。苔生水枯,使我心哀。

青天为舟,日月为桨。渡我百年,他人嗣往。

蜉蝣匪短,嵩岳匪长。人悲有余,我乐未央。

何用为乐,与彼婴儿。仰视苍苍,生不自知。

何用为乐?与彼草木。蒙蒙尔心,俾无饥渴。

何用为乐?与彼山阳。朝行九州,夕不遗光。

何用为乐?与彼瓦石。中无肺肠,饮食不得。

何用为乐?与彼浮云。逢逢天飞,首尾无因。

何用为乐?与彼流水。出入鱼腹,长生无死。

生死同寄,形影俱虚。但当欢乐,终我须臾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

山中诗(其一)

寝兴绝思患,夙昔憩夷简。

闲闲系林壑,湜湜嗜苔藓。

即目穷所变,因心去其褊。

和风芬以集,灵鸟声相啭。

暇逸通左右,谈笑承深浅。

春光既斯日,遇物平生见。

形式: 古风

山中诗(其二)

空岩怅流目,虚壑驰超忽。

物色宕烟外,予怀澹川末。

闲时夜气发,静地春光接。

木石叩情性,见闻冥欣戚。

青苔积鸟爱,绝径断云迹。

旷览识初古,周旋任天质。

神凝不我昧,理永奚所隔。

形式: 古风

山中诗(其三)

佳兴挟晨夕,气候亦余好。

春色散容与,朝光聚窈窕。

新烟入女萝,宿雨出青草。

未敢测神化,殊知待林鸟。

索居共樵爨,纳拙将渔筱。

登涉中有源,岩崖外为兆。

遇始识俱殄,感终神与杳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