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(其十四)

书法严贬褒,明辨邪正根。

寒暑自迭禅,日星常与存。

浮云岂不翳,昭晰谁其昏。

笔削匪烂报,执拗开乱原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元]韵

翻译

书法评判善恶,清晰分辨是非本源。
冬夏交替修行,日月星辰永远相伴。
浮云怎能遮蔽,光明清晰何人使之昏暗。
用笔之道并非随意报答,坚持真理能揭示混乱的根源。

注释

书法:指书法艺术。
严贬褒:严格区分赞扬和批评。
邪正根:善恶的根本。
寒暑自迭禅:冬夏交替的禅修生活。
日星:太阳和星星,象征永恒不变。
浮云岂不翳:浮云怎能不遮挡。
昭晰:明亮清晰。
谁其昏:使谁陷入昏暗。
笔削匪烂报:用笔之道并非简单的回报。
执拗:坚持己见,不屈不挠。
开乱原:揭示混乱的源头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创作的,收录在他的《和紫阳先生感興诗二十首》中的第十四首。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超鉴赏能力。

"书法严贬褒,明辨邪正根" 表示对书法的评价既严格又公允,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的根本。这两句强调了书法批评的重要性和准确性。

"寒暑自迭禅,日星常与存" 这里的“寒暑”指的是四季更迭的气候变化,而“日星”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。全句表达了自然界中寒热交替和昼夜更替的规律性,以及书法艺术在这不断变换中的永恒存续。

"浮云岂不翳,昭晰谁其昏" 这里“浮云”指的是天空中的浮动云彩,“翳”则有遮蔽之意。全句是在问,即使是飘渺的云雾,也难以阻挡书法艺术的明晰与光辉。

"笔削匪烂报,执拗开乱原" 这两句描绘了书法家运笔时的状态,“笔削”形容笔势的锐利,“匪烂报”则是说这种锐利并非浅显易见。后半句“执拗开乱原”表达了在书写过程中,作者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,不随波逐流。

整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妙描绘,展现出刘黻对书法不仅是技术上的追求,更是精神层面的寄托。

收录诗词(313)

刘黻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(其十三)

礼乐节性情,工夫贵深省。

爱亲笃冰履,酬世尚锦絅。

勿任忘与助,一敬收众骋。

威仪筋骸束,趣味精神领。

相彼屋漏中,森若指见炳。

穷达付天分,灵光勿随境。

形式: 古风

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(其十二)

诗道发金石,世苦壁听讹。

正色落刍荛,一掬真意多。

众窍本虚寂,其如天籁何。

不悟康衢谣,不识黍离歌。

形式: 古风 押[歌]韵

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(其十一)

默观羲圣书,先天著复坤。

画画妙理具,森立河图文。

宇宙斡生意,日月宁辞奔。

乘承著不息,反穷性存存。

透彼名利关,洞此道义门。

用功不精密,频复何由敦。

形式: 古风

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(其十)

立朝观大节,炳炳在行己。

李唐号多才,屹立整颓纪。

前狄后有韩,高风世仰止。

孤忠翼正祚,大论辟非礼。

老干挺冬岭,明魄浸秋水。

均抱扶世心,勋学岂殊轨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