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沈上舍省墓复还靖州

巴陵南面古沅湘,背岭孤城闭夕阳。

地接五溪蛮洞杂,水通三峡楚云长。

去时车马经来路,到日儿童问故乡。

闻道元方新出战,功成相与沐恩光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送别沈上舍前往省墓并返回靖州的情景,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期待。首联“巴陵南面古沅湘,背岭孤城闭夕阳”以壮阔的背景展开,将送别的地点置于古老的沅湘流域,背靠山岭的孤城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寂寥,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。

颔联“地接五溪蛮洞杂,水通三峡楚云长”进一步扩展了地理空间,通过“五溪”、“蛮洞”、“三峡”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名词,展现了送别之地的广阔与神秘,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难。

颈联“去时车马经来路,到日儿童问故乡”则聚焦于人物的情感体验,通过“去时”的车马与“到日”的儿童之问,细腻地表达了离别与归家之间的复杂情感,既有对未知旅途的担忧,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

尾联“闻道元方新出战,功成相与沐恩光”则转而关注友人的行踪与未来,提到友人可能参与了新的战役,并将在功成之后共同享受荣耀与恩泽,既是对友人勇敢与智慧的肯定,也是对其未来美好前景的祝愿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,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,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、离别与希望的独特感悟。

收录诗词(585)

史鉴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别署西村逸史。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,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,年六十三岁。书无不读,尤熟于史。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,友人引荐他入朝,他多次婉言推辞,一直隐居不仕,隐留心经世之务。每有客人到访,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、书画名品,互相鉴赏和题签。其收藏处所名有“日鉴堂”。正德间,吴中高士首推沈周,次之,所作《晴雨霁三游西湖》,为游记文学经典,有《西村集》八卷,见《四库总目》

  • 字:明古
  • 号:西村
  • 籍贯:南直隶苏州府吴县(今属江苏)
  • 生卒年:1434—1496

相关古诗词

送中竺佑禅师还杭州

片云孤鹤共闲身,杖锡南归远问津。

山水别来频入梦,江湖行尽不逢人。

中峰古寺松枝转,东院禅房草色新。

试看西湖旧梅树,花开何似故园春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送傅上人住杭州保叔

瓶锡随缘去入杭,湖山今已属支郎。

前朝古寺多南渡,下界空华出上方。

满地白云朝入定,孤峰片月夜焚香。

明年不负登临约,应叩禅扉借竹房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之通州与吴永年饮别于垂虹亭

王事驰驱赋远游,野亭杯酒为君留。

湖山有约怜同社,杨柳多情拂去舟。

花下歌声催越女,斗间精气解吴钩。

明朝两地相思处,江北江南各倚楼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晚次吴门

扁舟晚泊古城阴,野店吴歌搅客心。

蝴蝶梦中春草远,杜鹃声里落花深。

渔灯隐隐明沙岸,江雨霏霏湿布衾。

一曲瑶琴许谁听,江湖随处有知音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侵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