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通州与吴永年饮别于垂虹亭

王事驰驱赋远游,野亭杯酒为君留。

湖山有约怜同社,杨柳多情拂去舟。

花下歌声催越女,斗间精气解吴钩。

明朝两地相思处,江北江南各倚楼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事繁忙,不得不远行,与友人吴永年在垂虹亭饮酒话别的场景。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
首联“王事驰驱赋远游,野亭杯酒为君留”,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因公务而不得不远行,与友人在野外的亭中举杯相送的情景。这里既有对公务的无奈,也有对友情的不舍。

颔联“湖山有约怜同社,杨柳多情拂去舟”,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。诗人与友人约定在山水之间相聚,如同社稷之交,表达了深厚的友谊。杨柳的柔情似乎也在为离别的人们送行,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。

颈联“花下歌声催越女,斗间精气解吴钩”,转而描写离别宴上的场景。花下的歌声仿佛催促着越地的女子,而斗间的精气则暗示着吴地的豪情。这一联通过不同的场景和人物,展现了离别宴上丰富的活动和情感。

尾联“明朝两地相思处,江北江南各倚楼”,收束全诗,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。诗人想象着明天,分别后的两人各自站在家乡的楼头,遥望对方,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。这一句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,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离愁别绪。

整首诗情感真挚,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哀愁,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
收录诗词(585)

史鉴(明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别署西村逸史。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,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,年六十三岁。书无不读,尤熟于史。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,友人引荐他入朝,他多次婉言推辞,一直隐居不仕,隐留心经世之务。每有客人到访,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、书画名品,互相鉴赏和题签。其收藏处所名有“日鉴堂”。正德间,吴中高士首推沈周,次之,所作《晴雨霁三游西湖》,为游记文学经典,有《西村集》八卷,见《四库总目》

  • 字:明古
  • 号:西村
  • 籍贯:南直隶苏州府吴县(今属江苏)
  • 生卒年:1434—1496

相关古诗词

晚次吴门

扁舟晚泊古城阴,野店吴歌搅客心。

蝴蝶梦中春草远,杜鹃声里落花深。

渔灯隐隐明沙岸,江雨霏霏湿布衾。

一曲瑶琴许谁听,江湖随处有知音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侵]韵

泊枫桥

千古枫桥尚有名,孤舟来泊最关情。

江村渔火愁仍对,山寺疏钟夜不鸣。

两岸帆樯春水上,万年楼阁月华明。

梦回试向篷窗听,无复乌啼绕树声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

锡山道中闻子规

行行西上竟何依,一片春帆带落晖。

归梦独随流水远,客程惟觉故人稀。

飞花小圃鹃声急,芳草平原树影微。

惆怅乡关渺何许,东风回首欲沾衣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微]韵

至京口

北上南徐舣画桡,欲将兴废问前朝。

依山城郭高低堞,近水人家早晚潮。

风到海门鸥社散,草青江路雉媒娇。

梦溪风物今何在,故垒离离细柳凋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萧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