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(其一)过南剑双溪楼

举头西北浮云,倚天万里须长剑。人言此地,夜深长见,斗牛光焰。我觉山高,潭空水冷,月明星淡。待燃犀下看,凭栏却怕,风雷怒,鱼龙惨。

峡束苍江对起,过危楼,欲飞还敛。元龙老矣!不妨高卧,冰壶凉簟。千古兴亡,百年悲笑,一时登览。问何人又卸,片帆沙岸,系斜阳缆?

形式: 词牌: 水龙吟

翻译

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,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,人们说这个地方,深夜的时候,常常能看见斗牛星宿之间的光芒。我觉得山高,水潭的水冰冷,月亮明亮星光惨淡,待点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,刚靠近栏杆处却害怕,风雷震怒,鱼龙凶残。
两边高山约束着东溪和西溪冲过来激起很高的浪花,过高楼,想飞去但还是收敛作罢,我有心像陈元龙那样但是身体精神都已老了,不妨高卧家园,凉爽的酒,凉爽的席子,一时登上双溪楼就想到了千古兴亡的事情,想到我自己的一生不过百年的悲欢离合,嬉笑怒骂。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,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?

注释

西北浮云:西北的天空被浮云遮蔽,这里隐喻中原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。
斗牛:星名,二十八宿的斗宿与牛宿。
待:打算,想要。
鱼龙:指水中怪物,暗喻朝中阻遏抗战的小人。
惨:狠毒。
束:夹峙。
欲飞还敛:形容水流奔涌直前,因受高山的阻挡而回旋激荡,渐趋平缓。
冰壶凉簟:喝冷水,睡凉席,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。
百年悲笑:指人生百年中的遭遇。
卸:解落,卸下。
缆:系船用的绳子。

鉴赏

这首《水龙吟·其一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,他以豪放派的笔触,描绘了南剑双溪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沉思。开篇“举头西北浮云”四句,借西北浮云和万里长剑的意象,寓含壮志豪情,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的雄心。接着写夜晚的景象,斗牛星的光芒与山高潭冷、月明星淡形成对比,展现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。

“待燃犀下看”至“鱼龙惨”几句,运用神话典故,表达词人想要洞察世事、拨开迷雾的决心,同时也流露出对潜在危机的担忧。接下来,“峡束沧江对起”至“冰壶凉簟”,描绘了双溪楼的险峻与宁静,暗示词人虽年事已高但仍想有所作为的壮志。

最后,“千古兴亡”至“系斜阳缆?”以历史沧桑和人生短暂作结,引发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未知未来的疑问。整首词情感丰富,既有壮志豪情,又有深沉的历史反思,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收录诗词(762)

辛弃疾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

  • 籍贯:历城(今山东济南)
  • 生卒年:1140-1207

相关古诗词

水调歌头(其八)即席和金华杜仲高韵,并寿诸友,惟釂乃佳耳

万事一杯酒,长叹复长歌。

杜陵有客,刚赋云外筑婆娑。

须信功名儿辈,谁识年来心事,古井不生波。

种种看余发,积雪就中多。二三子,问丹桂,倩素娥。

平生萤雪,男儿无奈五车何。

看取长安得意,莫恨春风看尽,花柳自蹉跎。

今夕且欢笑,明月镜新磨。

形式: 词牌: 水调歌头

水调歌头(其六)和德和上南涧韵

上界足官府,公是地行仙。

青毡剑履旧物,玉立侍天颜。

莫怪新来白发,恐是当年柱下,道德五千言。

南涧旧活计,猿鹤且相安。歌秦缶,宝康瓠,世皆然。

不知清庙钟磬,零落有谁编。

堪笑行藏用舍,试问山林钟鼎,底事有亏全。

再拜荷公赐,双鹤一千年。

形式: 词牌: 水调歌头

水调歌头(其四)再用韵呈南涧

千古老蟾口,云洞插天开。

涨痕当日何事,汹涌到崔嵬。

攫土抟沙儿戏,翠谷苍崖几变,风雨化人来。

万里须臾耳,野马骤空埃。笑年来,蕉鹿梦,画蛇杯。

黄花憔悴风露,野碧涨荒莱。

此会明年谁健,后日犹今视昔,歌舞只空台。

爱酒陶元亮,无酒正徘徊。

形式: 词牌: 水调歌头 押[灰]韵

水调歌头(其七)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,且有感于中秋近事,并见之末章

说与西湖客,观水更观山。

淡妆浓抹西子,唤起一时观。

种柳人今天上,对酒歌翻水调,醉墨卷秋澜。

老子兴不浅,歌舞莫教闲。看尊前,轻聚散,少悲欢。

城头无限今古,落日晓霜寒。

谁唱黄鸡白酒,犹记红旗清夜,千骑月临关。

莫说西州路,且尽一杯看。

形式: 词牌: 水调歌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