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游盘山寺

青壁障我前,丹崖枕我席。

瀑雪响我左,松云滃我腋。

溪声以为楼,溪光以为宅。

山重水复中,放出一泓碧。

僧送出山泉,泉迓入山客。

同音有殊听,高下善相即。

心间水益空,谷静音如积。

去年听盘泉,泉声尚凄激。

今年听盘泉,盘泉更清寂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魏源的《重游盘山寺》,描绘了诗人游览盘山寺时的所见所感。首句“青壁障我前,丹崖枕我席”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山势险峻,青色峭壁如同屏障,红色崖壁似床铺,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舒适。接下来,“瀑雪响我左,松云滃我腋”通过瀑布声和松云的缭绕,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。

诗人将溪流的声音和光影视为自己的居所,形象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“山重水复中,放出一泓碧”进一步强调了山水之美,而“僧送出山泉,泉迓入山客”则写出僧人的热情款待和泉水的亲切迎接。诗人通过对比“去年”与“今年”的听觉体验,表现出时间流逝中盘泉声音的变化,从“凄激”到“清寂”,反映出心境的宁静与淡泊。

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,展现出清幽的山寺生活以及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。

收录诗词(35)

魏源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清代启蒙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近代中国“睁眼看世界”的先行者之一。名远达,又字墨生、汉士,汉族,道光二年举人,二十五年始成进士,官高邮知州,晚年弃官归隐,潜心佛学,法名承贯。认为论学应以“经世致用”为宗旨,提出“变古愈尽,便民愈甚”的变法主张,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,总结出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”的新思想

  • 字:默深
  • 号:良图
  • 籍贯:湖南邵阳隆回
  • 生卒年:1794~1857年

相关古诗词

栈道杂诗(其一)

陇山自此终,南山自此始。

秦坤蜀艮吭,大断乃大峙。

万山东一坪,沔渭分峡水。

观山必观峡,左右万峰倚。

雄关亘云际,联之一线耳。

果然关之东,雪瀑半坡起。

翠壁泻浪浪,万仞杳无底。

陈仓大散关,一扼千夫垒。

平世息龙战,窟穴犹虎兕。

登高复何畏,一呼万山唯。

前途大阖辟,造物意未已。

形式: 古风

栈道杂诗(其二)

山势日以高,山气日以横。

俯首壑前云,侧足身外径。

陟岭知势积,薄霄畏身殉。

俯视升氛劳,始知奔峭盛。

身已陟云梯,前山犹万仞。

风餐露宿中,更向前林进。

昨宵最高峰,已在舄底衬。

中天腐骨轻,下界尘怀净。

临深履薄中,涉险惟一敬。

形式: 古风

剑阁

出坎入坎千,上天下天百。

陡然万古奇,森此寸眸昃。

石石欲刺天,石石怒争壁。

不见一鸟飞,但闻万马栗。

线溜泻石髓,哀玉鸣不息。

筋力尽青冥,渐与空天逼。

世界缩地入,万鬼拔山出。

落日照天南,绝峭横空墨。

凄凉战垒风,惨澹游子色。

奇从险极生,快自艰余获。

我身天外来,尽讶云中客。

河山两戒雄,喟矣二仪塞。

形式: 古风

石门洞瀑

来从不尽山,归入无底谷。

谷中鸣百雷,谷外攒苍玉。

有呼响必应,环合城墉束。

大声劈天来,千丈壁如覆。

再坠再飞起,汇此两潭绿。

雄豪化清泚,苍翠围寒肃。

满壁蛟螭痕,泉声寒佛屋。

客踞潭中砥,僧入帘中瀑。

四面和松涛,诸天奏琴筑。

神物呦潭中,中宵光上烛。

何时起行雨,一洗苍生溽。

形式: 古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