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庐存龙去迹成非,草木空山圣得知。
成败论人陈寿史,功名馀恨少陵诗。
初心何只三分汉,伟略徒誇十倍丕。
半夜松声捲风雨,犹如抱膝啸吟诗。
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,题目为《以劝分出伏龙因谒武侯庙》。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成败的思考,以及个人功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。
"庐存龙去迹成非"一句,意在表明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,只留下遗迹作为凭证,而这些遗迹本身也变得不再真实。"草木空山圣得知"则是说只有自然万物才能洞察到这些伟大而又寂寞的历史。
接着,"成败论人陈寿史"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史学家陈寿,他在《三国志》中对人物的成败进行了评价。"功名馀恨少陵诗"则是说历代才子李陵(即苏武)的诗作充满了对功名的渴望和遗憾。
第三句"初心何只三分汉"中的“初心”指的是最初的志向,“三分汉”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事件,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与自我反省。"伟略徒誇十倍丕"则是在强调自己的雄才大略,但这些都只是空谈,没有实际行动。
最后两句"半夜松声捲风雨,犹如抱膝啸吟诗"描绘了一个深夜里,风雨中松树的飒飒声响,如同古人抱膝长吟,抒发胸中的豪情。
李曾伯通过这首诗,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才华的自信,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英雄已逝,个人的雄心壮志与时空隔离的哀愁。
不详
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,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浙江嘉兴)。南宋中晚期名臣、词人,太宰李邦彦之后。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,抒发忧时感世之情,自称“愿学稼轩翁(辛弃疾)”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才气纵横,颇不入格,不屑拾慧牙后”。有《可斋杂稿》等传世
十年复此主文盟,喜得名邦岁贡英。
宴启鹿鸣珠照乘,堂开鹏运玉连城。
梅花雪里传魁信,桂子风前送客程。
若到天庭问南事,细陈长策为销兵。
数日征行喜即晴,山明溪秀翠为屏。
竹门梅出数枝白,松外山横几叠青。
人渐采茶登陇阜,家多酿秫市邮亭。
短舆午困几成梦,两两枝禽为唤醒。
人物从来盛楚南,新元诏士奉芝函。
身逢熙运千之一,名占巍科十有三。
好趁驿梅催骑策,归来官柳映袍蓝。
池边相祝趋闻喜,剩取宫花一朵簪。
不见松庵又几年,书来云欲卜新椽。
我方北寨愁供戍,君盍西湖喜结缘。
多谢烹鱼勤客遗,薄言骑鹤寓腰缠。
惜无广厦欢颜力,姑用长安作酒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