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夜来诗酒兴,月满谢公楼。
影闭重门静,寒生独树秋。
鹊惊随叶散,萤远入烟流。
今夕遥天末,清光几处愁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,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赋诗,享受着月光下的独特氛围。开篇“夜来诗酒兴,月满谢公楼”两句直接设定了夜晚的写作与宴饮的情境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。
接下来的“影闭重门静,寒生独树秋”则深化了这种宁静感。这里,“影闭重门”形象地描绘出夜色浓厚的氛围,而“寒生独树秋”则透露出秋天的清冷气息和孤独之美。
“鹊惊随叶散,萤远入烟流”这两句诗通过对小鸟与萤火虫行为的描写,增添了画面动态感。同时,“随叶散”、“入烟流”也让人联想到秋风中落叶的飘零,以及夜色中的迷离。
最后,“今夕遥天末,清光几处愁”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。在浩瀚星空之下,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和深沉的忧思。这里的“清光”指的是月光,也暗示了一种淡远的情怀。
整首诗通过对夜晚、秋天、自然界静谧与动态交织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意境。
不详
汉族,唐代诗人。早年数次赴试落第,唐天宝十年(751年)进士,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。初为秘书省校书郎、蓝田县尉,后任司勋员外郎、考功郎中、翰林学士等。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称“钱考功”。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。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,被誉为“大历十才子之冠”。又与郎士元齐名,称“钱郎”,当时称为“前有沈宋,后有钱郎。”
白发壮心死,愁看国步移。
关山惨无色,亲爱忽惊离。
影绝龙分剑,声衰鸟恋枝。
茫茫云海外,相忆不相知。
东林生早凉,高枕远公房。
大士看心后,中宵清漏长。
惊蝉出暗柳,微月隐回廊。
何事沈痾久,含毫问药王。
定力无涯不可称,未知何代坐禅僧。
默默山门宵闭月,荧荧石壁昼然灯。
四时树长书经叶,万岁岩悬拄杖藤。
昔日舍身缘救鸽,今时出见有飞鹰。
食贫无尽日,有愿几时谐。
长啸秋光晚,谁知志士怀。
朝烟不起灶,寒叶欲连阶。
饮水仍留我,孤灯点夜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