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

白发壮心死,愁看国步移。

关山惨无色,亲爱忽惊离。

影绝龙分剑,声衰鸟恋枝。

茫茫云海外,相忆不相知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支]韵

翻译

满头白发却壮志已消磨,心中愁苦看着国家步履艰难。
边关山河失去了往日的色彩,亲人突然离别让我心惊。
身影消失在龙分剑的光芒中,声音衰弱如鸟儿依恋枝头。
在这广袤无垠的海外之地,思念你却无法相见。

注释

白发:指年老的头发,象征岁月和经历。
壮心:指雄心壮志或坚定的决心。
国步:国家的步履,比喻国家的状况或命运。
关山:边关山河,代指远方或战乱之地。
龙分剑:可能象征权力或重要的宝剑,也可能指代军事力量。
鸟恋枝:比喻人对故乡或亲人的眷恋。
茫茫云海:形容辽阔无边的海域或远方。
相忆不相知:怀念对方但彼此无法相见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,名为《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》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国事的忧虑。

首句“白发壮心死,愁看国步移”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,同时也流露出个人英雄末路的情感。这里的“白发”象征着年老,“壮心”则代表着昔日的英勇和坚定,但现在却面临着死亡,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悲凉。

接着的“关山惨无色,亲爱忽惊离”进一步描绘了一种战争导致的分离与哀伤。这里的“关山”往往象征着边塞战事,“惨无色”则形容一片萧瑟,而“亲爱忽惊离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朋好友突然间被迫分离的痛心。

第三句“影绝龙分剑,声衰鸟恋枝”中,“影绝龙分剑”可能是比喻着战乱中英雄难寻,而“声衰鸟恋枝”则形容了秋天的寂静与孤独,这两者相结合,增添了一种战后凋零的氛围。

最后,“茫茫云海外,相忆不相知”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。这里的“茫茫云海外”描绘了遥远而广阔的距离,而“相忆不相知”则流露出了一种无奈,即便是彼此思念,却又无法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,增添了一份隔阂和悲凉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,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哀伤,同时也抒写了战乱导致的人间惨剧和个人的孤独无助。

收录诗词(435)

钱起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汉族,唐代诗人。早年数次赴试落第,唐天宝十年(751年)进士,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。初为秘书省校书郎、蓝田县尉,后任司勋员外郎、考功郎中、翰林学士等。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称“钱考功”。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。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,被誉为“大历十才子之冠”。又与郎士元齐名,称“钱郎”,当时称为“前有沈宋,后有钱郎。”

  • 字:仲文
  • 籍贯:吴兴(今浙江湖州市)
  • 生卒年:722?—780年

相关古诗词

静夜酬通上人问疾

东林生早凉,高枕远公房。

大士看心后,中宵清漏长。

惊蝉出暗柳,微月隐回廊。

何事沈痾久,含毫问药王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阳]韵

题延州圣僧穴

定力无涯不可称,未知何代坐禅僧。

默默山门宵闭月,荧荧石壁昼然灯。

四时树长书经叶,万岁岩悬拄杖藤。

昔日舍身缘救鸽,今时出见有飞鹰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蒸]韵

题吴通微主人

食贫无尽日,有愿几时谐。

长啸秋光晚,谁知志士怀。

朝烟不起灶,寒叶欲连阶。

饮水仍留我,孤灯点夜斋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佳]韵

题杜舍人林亭

来访龙楼客,时逢酒瓮新。

花齐云入幕,苔径竹迎人。

鹊喜娇迟日,莺啼惜暮春。

不须耽小隐,南院在平津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真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