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太夫人

值天孙渡河桥先日以生,夜月机丝,断杼教成名御史;

踪在家读汉书千载而后,秋风纱缦,传经望失太夫人。

形式: 对联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曹太夫人的形象与事迹,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家庭温情。首句“值天孙渡河桥先日以生”,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孙(即织女)渡过银河的情境,象征着曹太夫人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或成就,仿佛她预知了未来的日子,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方式引领着生活。

接下来,“夜月机丝,断杼教成名御史”这一句,通过夜晚月亮下的织机和断开的梭子,隐喻了曹太夫人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付出。她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工,不仅传授知识,更教导子女如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,最终使他们名扬四海,成为御史这样的高官,体现了她深邃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家庭管理能力。

后两句“踪在家读汉书千载而后,秋风纱缦,传经望失太夫人”,则进一步展现了曹太夫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影响。她在家中的读书生活,跨越了千年历史,仿佛与古代的智者对话,传承着经典的知识与道德观念。在秋风轻拂的纱幔下,她不仅传授经学,还寄托了对子女未来的深深期望,希望他们能够超越自己,成为更加出色的人。这不仅体现了她的学识渊博,更彰显了她对家族未来的远见卓识和深厚情感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对曹太夫人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她作为母亲、教育者的形象,以及她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,表达了对她智慧、教养和对子女深切关爱的赞美。

收录诗词(98)

李寿蓉(清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周太夫人

生平奉祖母以逮阿姑,每戒旦晨兴,茶手不忘支晚岁;

长君由翰苑而迁谏院,奈通明夜奏,草心无力驻春晖。

形式: 对联

李太夫人

宰官堂上,萱草年深,骤游子寒心,缝线泣三春去矣;

王母庭中,桂花秋冷,想慈颜瞑目,舞衣见千里归来。

形式: 对联

杨太夫人

与长公历天涯沦落而来,寸草三春,游子相怜孟东野;

惟贤母当海内亲知之吊,生刍一束,昔人我愧徐南州。

形式: 对联

刘夫人

家去湘西,夫君五马腾骧日;

春归海上,仙子孤鸾缥缈时。

形式: 对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