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江咏

桐溪湛湛见游鳞,摇落枫林绕水滨。

秋色数行沙上雁,残阳一簇渡头人。

蓝鲜斤生过深涧,雪吼寒潮人富春。

俱是谢公吟咏地,伊余何以继芳尘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卷,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抒发了自己对于前贤谢灵运吟咏之地的赞美与自我超越的渴望。开篇“桐溪湛湛见游鳞”,“摇落枫林绕水滨”两句,设定了一种静谧、深远的秋日景象,通过对流水和枫叶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生动的氛围。

接着,“秋色数行沙上雁”,“残阳一簇渡头人”两句,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意境。诗人观察到落叶在河滩上形成的秋色,以及夕阳下的行人,通过这样的细节,勾勒出了深秋时分的寂静与悲凉。

“蓝鲜斤生过深涧”,“雪吼寒潮人富春”两句,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进一步描绘。这里的“蓝鲜”可能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溪,"斤生"则形容水声清脆如斤斤计较;"过深涧"则表明溪流经过一片幽深之地。"雪吼"可能是对山风呼啸的声音的拟声词,而“寒潮人富春”则是在描绘山中残留着的秋意与远处还未到来的春色。

最后,“俱是谢公吟咏地,伊余何以继芳尘”,诗人提及了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,以此表达自己对于这片土地、这股风光的深深敬仰和自我与之比较的心情。"伊余"即“我”与“他”的区分,暗示诗人在感叹自己与前贤相比之不足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、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境营造,是一首情感真挚、意象丰富的山水田园诗。

收录诗词(156)

田锡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初名继冲,后更名为锡。祖籍京兆(今西安),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(今槽渔滩镇)。曾祖父、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,太平兴国三年(975)进士,官至右谏议大夫。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,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。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。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,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,年64岁

  • 字:表圣
  • 籍贯:嘉州洪雅(今属四川眉山市)
  • 生卒年:940~1004

相关古诗词

乾明节祝圣寿(其十)

圣节思归会帝京,得随班列祝文明。

河清见底为嘉瑞,海水无波表太平。

月夜忽闻仙乐奏,宫中时有彩云生。

诗成拜表同封进,愿继词臣雅韵声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庚]韵

乾明节祝圣寿(其九)

庆诞长生宝殿中,非烟五色覆诸宫。

酒为天禄资君寿,曲奏霓裳乐帝聪。

悲翠帘前云气紫,珊瑚枝上雪花红。

太平天子闻称贺,先喜年年过岁丰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东]韵

乾明节祝圣寿(其八)

君王降诞继陶唐,每至嘉辰睹异祥。

宫树晓来生瑞露,金门夜半有天香。

皇亲朝觐随章奏,中使颁宣散道场。

万国人臣皆悦乐,巍巍圣德自无疆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阳]韵

乾明节祝圣寿(其一)

百辟欢呼降诞辰,金樽献酒愿千春。

延年不假丹砂效,亨寿全由圣德新。

古物进来兼药鼎,画图呈处有仙人。

君恩若赏歌诗意,应念甘泉侍从臣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