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下竹枝歌(其七)

小娃十岁唱桑中,尽道吴风似郑风。

不信柳娘身不嫁,真珠长络守宫红。

形式: 词牌: 竹枝 押[东]韵

翻译

一个小男孩十岁就唱起《桑中》这首诗,大家都说吴地的风俗像郑地一样。
他不相信有个叫柳娘的女子终身不嫁,她的头发如真珠般长而红润,象征着贞洁。

注释

小娃:小男孩。
桑中:古代诗歌名,常用来描绘男女情爱。
尽道:都说。
吴风:吴地的风俗。
郑风:郑国的风俗,这里指代当地的民间习俗。
不信:不相信。
柳娘:泛指美女,可能有典故。
身不嫁:终身不嫁。
真珠:珍珠。
长络:长发。
守宫红: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,象征贞洁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《吴下竹枝歌》第七首,描绘了一个十岁孩童天真地模仿江南吴地风情,认为那里的男女之情如同郑地般开放。他不解为何女子如柳娘这般美丽却迟迟未嫁,疑惑她们是否像珍珠般珍贵,宁愿保持贞洁,等待着红颜未老。诗中通过孩子的视角,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操观念的一种微妙态度,同时也反映了吴地风俗的独特之处。

收录诗词(926)

杨维桢(元末明初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文学家、书画家和戏曲家。又号铁心道人、铁冠道人、铁龙道人、梅花道人等,晚年自号老铁、抱遗老人、东维子,会稽(浙江诸暨)枫桥全堂人。与陆居仁、钱惟善合称为“元末三高士”。杨维祯的诗,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,既婉丽动人,又雄迈自然,史称“铁崖体”,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。有称其为“一代诗宗”、“标新领异”的,也有誉其“以横绝一世之才,乘其弊而力矫之”的,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“元末江南诗坛泰斗”。有《东维子文集》、《铁崖先生古乐府》行世

  • 字:廉夫
  • 号:铁崖
  • 籍贯:铁笛道
  • 生卒年:1296—1370

相关古诗词

吴农谣

吴农竭力耕王田,王赋已供常饿眠。

邓通董贤何为者,一生长用水衡钱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先]韵

杨柳词

杨柳董家桥,鹅黄万万条。

行人莫到此,春色易相撩。

形式: 古风 押[萧]韵

杨柳词(其二)

长条一丈长,长似紫丝缰。

长条挽易断,五马过横塘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阳]韵

苏台曲

吴王张高宴,台下阅犀兵。

高台三百里,不见越王城。

形式: 乐府曲辞 押[庚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