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他人岂是称才术,才术须观力有馀。
兵乱几年临剧邑,公清终日似闲居。
床头怪石神仙画,箧里华笺将相书。
更欲栖踪近彭泽,香炉峰下结茅庐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、生活淡雅的读书人形象。起始两句“他人岂是称才术,才术须观力有馀”表达的是别人评价你的才能,不如自己实际拥有的能力更为重要,这种自信和谦逊交织在一起,是古代士人的典型美德。
接着的两句“兵乱几年临剧邑,公清终日似闲居”则是诗人对一位官员的赞誉。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,这位官员依然保持着清廉和平静,就如同他每天都在享受田园生活一般。这不仅反映了官员个人的修养,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“床头怪石神仙画,箧里华笺将相书”两句,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,描绘出诗中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享受与高洁情操。床头的奇异石头如同神仙之画,箧中则藏着华丽的笺纸,上面记载着将相大臣的事迹,这些都是士人理想生活的一部分。
最后两句“更欲栖踪近彭泽,香炉峰下结茅庐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。彭泽是一片风景秀丽之地,而香炉峰则有着如同佛教香炉般的美妙景致。在这样的地方,诗人希望能够栖身其中,建造茅庐,以此作为自己的避世之所。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描绘,以及对人物品德的赞美,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。
不详
[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]字象文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。生而颖秀,幼能为诗登单于台,有“白日地中出,黄河天上来”名,由是知名。家贫累下第,留滞长安。乾宁二年。唐懿宗咸通(860-874)年间,与许棠、张乔、郑谷等合称“咸通十哲”。授校书郎,调栎阳尉,迁犀浦令。五建建蜀国,拜膳部员外郎。后为金堂令
从容无限意,不独为离群。
年长惊黄叶,时清厌白云。
旧山回马见,寒瀑别家闻。
相与存吾道,穷通各自分。
承家拓定陇关西,勋贵名应上将齐。
金库夜开龙甲冷,玉堂秋闭凤笙低。
欢筵每恕娇娥醉,闲枥犹惊战马嘶。
长怪鲁儒头枉白,不亲弓剑觅丹梯。
三衢正对福星时,喜得君侯妙抚绥。
甲士散教耕垄亩,书生闲许从旌旗。
条章最是贫家喜,禾黍仍防别郡饥。
昨日中官说天意,即飞丹诏立新碑。
假邑邀真邑命分,明庭元有至公存。
每锄奸弊同荆棘,唯抚孤茕似子孙。
折狱不曾偏下笔,灵襟长是大开门。
新衔便合兼朱绂,应待苍生更举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