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宿中书东閤

翰林平日接群公,文酒相欢慰病翁。

白首归田徒有约,黄扉论道愧无功。

攀髯路断三山远,忧国心危百箭攻。

今夜静听丹禁漏,尚疑身在玉堂中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东]韵

翻译

翰林平日与众多官员交往,以文墨和酒宴来安慰患病的老者。
虽然早有归田的愿望,但未能在政坛建功立业让我感到惭愧。
想要追随先贤的足迹却遥不可及,忧国之情如同面临百箭攻击。
今夜静静聆听宫中的更漏声,仍感觉仿佛置身于华丽的玉堂之中。

注释

翰林:指翰林院的官员,古代学士官职之一。
群公:众多官员。
慰病翁:安慰患病的老者。
白首:指年老。
归田:辞官归乡。
徒有约:只是空有约定。
黄扉:指宰相或高级官员的居所。
愧无功:感到惭愧没有功劳。
攀髯:仰慕前贤,这里可能指的是李白等有才华的诗人。
三山:传说中的仙山,象征理想或远方。
忧国心危:深感国家忧虑,内心不安。
丹禁:皇宫中的红墙,代指宫廷。
漏:古代计时器,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。
玉堂:古代对朝廷或学府的美称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《夜宿中书东閤》,表达了诗人作为翰林学士平日与同僚交往的欢乐,以及对自己未能在政坛上有所建树的感慨。首联描绘了翰林院日常的文酒之乐,以关怀病翁为背景,展现出翰林生活的温馨氛围。然而,颔联笔锋一转,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早有归田之愿,但因未能实现治国之道而感到惭愧。

颈联通过“攀髯”和“三山远”暗指仕途阻隔,以及“忧国心危百箭攻”表达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,即使身处偏远的中书阁,这种忧虑之情依然强烈。尾联以深夜静听宫漏声,诗人仍恍若置身于繁忙的玉堂之中,流露出对往昔官场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反思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情感深沉,既有对翰林生活的回忆,又有对自身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自省,展现了欧阳修作为士大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

收录诗词(1170)

欧阳修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

  • 字:永叔
  • 号:醉翁
  • 籍贯: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
  • 生卒年:1007-1072

相关古诗词

夜意

蕙炷炉薰断,兰膏烛艳煎。

夜风多起籁,晓月渐亏弦。

鹊去星低汉,乌啼树暝烟。

惟应墙外柳,三起复三眠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先]韵

奉和刘舍人初雪

夜雪填空晓更飘,龙墀风冷佩声高。

琼花落处萦仙仗,玉殿光中认赭袍。

下直笑谈多乐事,平时樽酒属吾曹。

羡君年少才无敌,顾我虽衰饮尚豪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豪]韵

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

虎头盘绶贵垂绅,青组名郎领郡频。

画鹢千艘随下濑,听鸡五鼓送行人。

楚波漾楫萍如日,淮月开舲蚌有津。

千里壶浆民咏溢,樯乌旟隼下汀蘋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奉寄襄阳张学士兄

东津渌水南山色,梦寐襄阳二十年。

顾我百忧今白首,羡君千骑若登仙。

花开汉女游堤上,人看仙翁拥道边。

况有玉钟应不负,夜槽春酒响如泉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