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,今于潜令国华也。圣俞没十五年,而君犹为令,捕蝗至其邑,作诗戏之

诗翁憔悴老一官,厌见苜蓿堆青盘。

归来羞涩对妻子,自比鲇鱼缘竹竿。

今君滞留生二毛,饱听衙鼓眠黄紬。

更将嘲笑调朋友,人道猕猴骑土牛。

愿君恰似高常侍,暂为小邑仍刺史。

不愿君为孟浩然,却遭明主放还山。

宦游逢此岁年恶,飞蝗来时半天黑。

羡君封境稻如云,蝗自识人人不识。

形式: 古风

鉴赏

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,内容充满了讽刺和幽默。开篇“诗翁憔悴老一官”即揭示了诗人的心态,憔悴老矣,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,但却仍旧担任着一官之职。紧接着,“厌见苜蓿堆青盘”则是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反感,连最普通的菜肴都变得索然无味。

“归来羞涩对妻子”表达了诗人归家时的尴尬与不自然,即使面对家人,也难以启齿。接着,“自比鲇鱼缘竹竿”则是用典故自喻,感叹自己如同被钓上岸的鱼,只能在世间挣扎。

“今君滞留生二毛”描述了诗中的人物形象,已有胡须初现,却仍旧沉迷于官场之中。紧接着,“饱听衙鼓眠黄紬”则是对这种生活的无奈与适应,只能在官职的笼罩下安然入睡。

“更将嘲笑调朋友”显示了诗人面对此情此境时的无可奈何,甚至只能用嘲笑来掩饰自己的苦涩。而“人道猕猴骑土牛”则是借古代故事来反映当下世态炎凉,人们互相利用,犹如猕猴趁土牛之上。

“愿君恰似高常侍”表达了诗人的期望,希望友人能够像高常侍那般清廉自守。紧接着,“暂为小邑仍刺史”则是对这份清白的肯定,即使在小县,也能保持其官德。

“不愿君为孟浩然”则是不愿看到朋友如同诗人孟浩然一般,被放逐归隐山林。紧接着,“却遭明主放还山”则是对这种放逐的无奈,尽管有明主宽恕,但也只得归隐。

“宦游逢此岁年恶”描述了官场生涯的艰难与险恶,而“飞蝗来时半天黑”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灾难降临之景象,蝗虫如同天灾一般席卷而来。

最后,“羡君封境稻如云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,其所辖之地丰饶安稳,如同云朵般的稻谷。而“蝗自识人人不识”则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讽刺,人们都看不到这场灾难,即使蝗虫本身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破坏。

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,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、对于朋友处境的关切,以及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。

收录诗词(3229)

苏轼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和仲,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

  • 字:子瞻
  • 号:铁冠道人
  • 籍贯: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

相关古诗词

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(其一)

推挤不去已三年,鱼鸟依然笑我顽。

人未放归江北路,天教看尽浙西山。

尚书清节衣冠后,处士风流水石间。

一笑相逢那易得,数诗狂语不须删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删]韵

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(其二)

路转山腰足未移,水清石瘦便能奇。

白云自占东西岭,明月谁分上下池。

黑黍黄粱初熟后,朱柑绿橘半甜时。

人生此乐须天赋,莫遣儿曹取次知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(其一)

已向闲中作地仙,更于酒里得天全。

从教世路风波恶,贺监偏工水底眠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

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(其二)

君且归休我欲眠,人言此语出天然。

醉中对客眠何害,须信陶潜未若贤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