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主簿杨仲远诗

居士胸怀壑与丘,琴山怀抱枕清流。

一区宅好真扬子,万卷书多似邺侯。

好客亦尝陪俎豆,诸郎殊不废箕裘。

人间俯仰成千古,痛念吾乡马少游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尤]韵

翻译

居士的心胸如山谷丘陵般宽广,他的生活就像琴山般拥抱着清澈的流水。
他居住的地方虽然简朴,却像扬子江边的名士,藏书万卷如同曹魏的豪族邺侯。
他热情好客,常参与宴席,教育后代也毫不松懈。
人生短暂,转眼已成历史,我深深怀念我的故乡,那里的马少游先生。

注释

居士:指有德才而未出仕的人。
壑:山谷。
丘:小山。
琴山:比喻高雅的生活环境。
清流:清澈的流水,象征高洁。
一区宅:简陋的居所。
真扬子:真正的扬子江边人,形容有学识。
万卷书:形容藏书极多。
邺侯:汉代大官,这里借指藏书丰富的人。
俎豆: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的礼器,代指宴席。
诸郎:对孩子们的称呼。
箕裘:指家风,代指教育后代。
人间俯仰:形容人生的短暂。
马少游:诗人怀念的人物,可能是故乡的知名人士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悼念友人杨仲远所作,表达了对杨仲远高尚品格和学识的赞美。首句“居士胸怀壑与丘”,以居士比喻杨仲远的宽广胸襟,如同山谷丘壑般深沉广阔。次句“琴山怀抱枕清流”进一步描绘他的高雅情趣,将他比作怀抱高山、枕流水的隐逸之士。

“一区宅好真扬子”,赞赏他的住宅虽然简朴,却如同扬子江边的名士居所,显示出主人的品味。接着,“万卷书多似邺侯”则赞美他的藏书丰富,如同三国时的魏国大儒崔浩,学问渊博。诗人还提到杨仲远热情好客,“好客亦尝陪俎豆”,常与宾客共聚,显示出其待人接物的风度。

“诸郎殊不废箕裘”一句,称赞杨仲远教子有方,家族后辈继承了他的良好家风。“人间俯仰成千古”,感叹时光荏苒,转眼间杨仲远已离世,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回忆。最后,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故人的怀念,“痛念吾乡马少游”,以马少游自比,表达对杨仲远的深深哀思。

整体来看,虞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杨仲远的才情、品性和对家庭的贡献,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之情。

收录诗词(868)

虞俦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不详

相关古诗词

挽仙尉黄公诗

平生怀抱欲凌云,元祐名家盖有君。

况是生儿胜武子,何须不第叹刘蕡。

伤哉未作河西尉,已矣还空冀北群。

从此太湖风月夜,一声渔笛不堪闻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文]韵

挽吏部石似之(其二)

忧国囊封岂是疏,有才无命信何如。

风回册府三山远,星殒郎墙一位虚。

贾谊自伤终太傅,薛收若在必中书。

哀哉埋玉今何地,却返当年处士庐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鱼]韵

挽吏部石似之(其一)

四海声名桂一枝,流年仅及手中蓍。

康成未免龙蛇厄,翁子宁酬富贵期。

天上玉楼须好记,人间金谷漫遗诗。

宦途落寞知音绝,三抚朱弦只自悲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支]韵

挽吏部石似之(其三)

期公簪橐侍甘泉,底是上天不假年。

才大难为当世用,文高犹有后人传。

魂销闽檄千山路,泪挽银河七月天。

会葬谁欤铭郭泰,固应无愧翠珉镌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先]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