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英台近(其二)饯陈少逸被仓台檄行部

问流花,寻梦草,云暖翠微路。

锦雁峰前,浅约昼行处。

不教嘶马飞春,一奁越境,那销尽、红吟绿赋。

送人去。长丝初染柔黄,晴和晓烟舞。

心事偷占,莺漏汉宫语。

趁得罗盖天香,归来时候,共留取、玉阑春住。

形式: 词牌: 祝英台近

翻译

询问流水花,寻找梦境中的青草,云彩温暖了翠绿的小径。
在锦雁山峰前,白天行走的痕迹尚浅。
不让骏马疾驰春天,越过边境,怎能消磨完那如诗如画的景色。
目送他人离去。长长的丝线刚染上嫩黄,晴朗的早晨,薄雾轻舞。
心中的思绪悄悄占据,如同黄莺报时的宫墙之音。
趁着天香四溢的华盖,归来之时,让我们共同留住春天在玉阑中驻足。

注释

流花:流水中的花朵,可能指代美景。
寻梦草:象征着梦境或理想中的事物。
云暖:形容云彩温暖,可能暗示春天的气息。
浅约:隐约可见,轻微的痕迹。
红吟绿赋:形容色彩斑斓的景色,如诗如画。
莺漏:黄莺报时的声音,代指时间流逝。
罗盖:华丽的伞盖,可能指代华贵的交通工具。
玉阑:精致的栏杆,常用于园林或宫殿中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,名为《祝英台近·其二》。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,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子离别之情的词作。

"问流花,寻梦草,云暖翠微路。锦雁峰前,浅约昊行处。"

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如“流花”、“梦草”、“云暖翠微路”,营造出一种春日游子的意境。词中还透露出一股淡淡的离别之情,“锦雁峰前,浅约昊行处”表明主人公在美好的景色中与人道了别。

"不教嘶马飞春,一奁越境,那销尽、红吟绿赋。送人去。"

这几句则直接描绘离别之情,词中的“不教嘶马飞春”、“一奁越境”都在强调离别的无奈和伤感,而“那销尽、红吟绿赋”则是对这份离愁的形容,它们象征着春天里花开花落,情意绵绵。

"长丝初染柔黄,晴和晓烟舞。心事偷占,莺漏汉宫语。"

这些句子继续描写春日之景,但“长丝初染柔黄”、“心事偷占”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在这静谧美好的春晨里,词人的思绪却是纷繁复杂的。

"趁得罗盖天香,归来时候,共留取、玉阑春住。"

最后两句“趁得罗盖天香”、“共留取、玉阑春住”,则是在表达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。
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传递了离别的情感。词中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。

收录诗词(342)

吴文英(宋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晚年又号觉翁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

  • 字:君特
  • 号:梦窗
  • 籍贯:四明(今浙江宁波)
  • 生卒年:约1200~1260

相关古诗词

祝英台近(其一)悼得趣,赠宏庵

黯春阴,收灯后,寂寞几帘户。

一片花飞,人驾彩云去。

应是蛛网金徽,拍天寒水,恨声断、孤鸿洛浦。

对君诉。团扇轻委桃花,流红为谁赋。

□□□□,从今醉何处。

可怜憔悴文园,曲屏春到,断肠句、落梅愁雨。

形式: 词牌: 祝英台近

祝英台近(其三)春日客龟溪游废园

采幽香,巡古苑,竹冷翠微路。斗草溪根,沙印小莲步。自怜两鬓清霜,一年寒食,又身在、云山深处。

昼闲度。因甚天也悭春,轻阴便成雨。绿暗长亭,归梦趁飞絮。有情花影阑干,莺声门径,解留我、霎时凝伫。

形式: 词牌: 祝英台近

祝英台近(其五)除夜立春

翦红情,裁绿意,花信上钗股。残日东风,不放岁华去。有人添烛西窗,不眠侵晓,笑声转、新年莺语。

旧尊俎。玉纤曾擘黄柑,柔香系幽素。归梦湖边,还迷镜中路。可怜千点吴霜,寒销不尽,又相对、落梅如雨。

形式: 词牌: 祝英台近

秋思耗.夹钟商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

堆枕香鬟侧。骤夜声、偏称画屏秋色。

风碎串珠,润侵歌板,愁压眉窄。

动罗箑清商,寸心低诉叙怨抑。映梦窗,零乱碧。

待涨绿春深,落花香泛,料有断红流处,暗题相忆。

欢酌。檐花细滴。送故人、粉黛重饰。漏侵琼瑟。

丁东敲断,弄晴月白。

怕一曲、霓裳未终,催去骖凤翼。叹谢客、犹未识。

漫瘦却东阳,灯前无梦到得。路隔重云雁北。

形式: 词牌: 秋思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