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
老大成名仍足病,纵听丝竹也无欢。
高情太守容闲坐,借与青山尽日看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病中仍然保持着高贵品格的情景。"老大成名仍足病,纵听丝竹也无欢"表明诗人虽然年迈声望已定,但身体却遭受疾病的折磨,即使是优美的音乐也无法带给他快乐。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淡然态度,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。
"高情太守容闲坐,借与青山尽日看"则描绘了一位太守(地方官员)在闲暇时光里悠然自得的情景。他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,与青山共处一整天。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,即便是在忙碌和压力之中,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。
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,传达了一种超越物欲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理念。
不详
生卒年不详,名可久,以字行。官至秘书省校书郎,见《唐诗纪事》卷四六、《唐才子传》卷六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两卷。曾作《闺意献张水部》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“通榜”,增加中进士的机会。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,写诗回答他说:“越女新装出镜心,自知明艳更沉吟。齐纨未足时人贵,一曲菱歌值万金。”于是声名大震
野色晴宜上阁看,树阴遥映御沟寒。
豪家旧宅无人住,空见朱门锁牡丹。
日日恐无云可望,不辞逐静望来频。
共知亭下眠云远,解到上头能几人。
碧甃磷磷不记年,青萝锁在小山颠。
向来下视千山水,疑是苍梧万里天。
此去非关兴,君行不当游。
无因两处马,共饮一溪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