荅豆卢居士春夜游东园见怀

春意赏不足,承夕步东园。

事表精虑远,月中华木繁。

开襟寄清景,遐想属空门。

安得纚芳屣,看君幽径萱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元]韵

翻译

春天的美景赏玩不尽,傍晚时分我信步向东园走去。
你的事迹展现出高超的智慧与深远的思虑,月光下花木繁茂,映衬着这美好时光。
我敞开衣襟,将清新的景色尽收胸怀,遥远的思绪寄托于佛门的空灵之中。
怎样才能穿上芬芳的草鞋,与你一同漫步在那幽静的小路上,欣赏那萱草盛开呢?

注释

春意:春天的气息、景象。
赏不足:欣赏不够,玩味不尽。
承夕:趁着傍晚。
东园:泛指园林,此处特指东方的园子。
事表:事迹、表现。
精虑远:精明的考虑和长远的规划。
华木:开花的树木,这里形容树木在月光下繁盛美丽。
开襟:敞开衣襟,比喻心情舒畅。
寄:寄托。
清景:清新的景色。
遐想:悠远的想象。
属:归属,此指寄托。
空门:佛教中指超脱尘世的境界,常代指佛门。
安得:怎能,如何能够。
纚:连续不断,这里形容芳香不断。
芳屣:芳香的鞋子,比喻美好的事物。
看君:与您一同观赏。
幽径:幽静的小路。
萱:萱草,一种忘忧草,常用于表达希望对方忘却烦恼的美好愿望。

鉴赏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游园的场景,诗人在东园中漫步,感受着春意却又觉得不足。诗中的“事表精虑远”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深沉与思考,而“月中华木繁”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,月光洒落在茂密的树林之中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。

“开襟寄清景”一句表达了诗人将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,而“遐想属空门”则是对远方或精神世界的向往。这里的“空门”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。

最后两句“安得纚芳屣,看君幽径萱”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欣赏,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。这里的“纚芳屣”指的是花草的繁盛,而“幽径萱”则是对隐蔽小路上野草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深入自然、细致观察的态度。

整首诗通过对春夜东园景色的描绘,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,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。

收录诗词(514)

皎然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俗姓谢,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,唐代著名诗人、茶僧,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,在文学、佛学、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。与颜真卿、灵澈、陆羽等和诗,现存470首诗。多为送别酬答之作。情调闲适,语言简淡。的诗歌理论著作《诗式》

  • 字:清昼
  • 籍贯:湖州(浙江吴兴)
  • 生卒年:730-799

相关古诗词

送大宝上人归楚山

厌上乌桥送别频,湖光烂熳望行人。

欲将夜舸陪嘉月,肯住空林伴老身。

独鹤翩翻飞不定,归云萧散会无因。

从何得道怀惆怅,莫是人间屡见春。

形式: 七言律诗 押[真]韵

送广通上人游江西

香炉七岭秀,秋色九江清。

自古多禅隐,吾常爱此行。

寻师经鄂渚,受请到青城。

离别人间事,何关道者情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送乌程李明府得陟状赴京

驿吏满江城,深仁见此情。

士林推玉振,公府荐冰清。

为政移风久,承恩就日行。

仲容纶綍贵,南巷有光荣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庚]韵

送王山人游庐山

千里访灵奇,山资亦相随。

叶舟过鹤市,花漏宿龙池。

峰顶应闲散,人间足别离。

白云将世事,吾见尔心知。

形式: 五言律诗 押[支]韵